今年以來,路橋街道下包村借著臺州市創建“無盜搶城市”的東風,在村里安裝大量視頻監控,做到視頻全覆蓋,取得明顯成效。
據統計,該村的刑事發案呈“斷崖式”下降,刑事接警數同比下降50%,盜竊接警數同比下降76.47%,入室盜竊和電瓶車盜竊更是歷史性的“零發案”。
日前,臺州市副市長、公安局長伍建利在路橋調研“無盜搶城市”創建工作時指出:下包村花最少的錢功效最大化,值得復雜的村居、部位推廣與借鑒。
基礎設施老舊造成治安情況復雜
下包村是典型的城中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在1500萬元左右,村民生活較為富裕。但是,村內沒有封閉式小區,都是傳統的農村自建房,住房、基礎設施老舊,存在很多治安防范死角。
轄區內共有大小企業84家,居住出租房近600間,流動人口達2789人,治安狀況復雜,在路橋區發案連續七年下降的背景下,2018年下包村各類發案總數仍然達到了458起,其中盜竊案件上升18.57%,治安形勢十分嚴峻;經過多年連續整治,2018年下包村仍被列為居住出租房整治重點村居;“多城同創”工作中多次被指出村民環境意識比較落后,管理辦法不多。
在經過路橋公安分局的前期調研后,下包村被選作社會視頻聯網工程的試點,率先布點建設。
“我們深刻意識到,村里的治安狀況與日漸富裕的村民對安全感期望反差越來越大,必須徹底扭轉。”下包村黨支部書記應仙福說。建設途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問題。
宣傳發動群策群力解難題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下包村社會視頻全覆蓋建設遇見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被廣大村民接受。
首先,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轄區派出所民警通過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以及日常“小班化”宣教等活動向廣大村民闡述當前視頻在社會管理中的作用,讓廣大村民理解這是公益工程,是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其次,組織部分村民代表參觀派出所視頻中心,通過真實案例讓廣大群眾了解視頻在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經過宣傳發動,廣大群眾初步認識到視頻全覆蓋帶來的好處,社區民警順勢發動村居干部、鄉賢甚至熟人配合安裝,初現人人響應的景象。“原來我還有些擔心我的出租房門口安裝了視頻監控之后,住在這里的租戶會反感,所以當時不太配合你們,沒有想到現在生意比原來更好,他們都說這里有監控保護,住得放心”群租房房東老梁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思想通了,但問題又來了。下包村村內部分區塊沒有寬帶、電源,如果各家自裝,這是一筆很大的費用。經過現場踏勘和咨詢專業人士,一個簡單可行的解決方案出臺,即使用光纖連接攝像頭,把所有線路都連接到派出所下設的警務室,建立視頻局域網,統一使用硬盤存儲錄像。這樣一來,寬帶問題就解決了。
這個解決了,電的問題也來了。很多村民都說太浪費電了,還是不愿裝,后經研究,決定除22個攝像頭電源由常住居民來提供,其余攝像頭則使用村集體路線供電。小區住戶應仙冬說:“村里出錢建還聯到公安網里的,感覺這個服務實實在在的,一年電沒有幾塊錢的,安了之后感覺時時刻刻有人幫我們照顧家里,心里放心多了。”
為發揮社會視頻聯網工程的作用,街道以及派出所制定“四村聯防”巡邏機制,將視頻輪巡和日常巡邏結合起來,提高警民聯動性。截止目前,下包村在原有51個監控的基礎上新建攝像頭135個,覆蓋面達100%,既加強了對轄區的全面監控,又方便了村委的管理,節省了每夜巡邏防控的人力資源。
“雪亮”工程守護百姓平安
“現在我可以放心地把電動車停在外面充電,不怕被偷走了。”指著家門口的高清探頭,居住在下包村的外來務工人員丁蓮花說,社會視頻監控聯網工程的建成給她的生活帶來了安全感。
在下包村巡邏隊員和網格員們眼中,另一個明顯的現象就是,電動車集中充電大棚下面的電動車明顯變多了,電動車被盜現象減少,消防整治工作也變得更加得心應手。“監控視頻可以實時傳輸到監控室的兩個大屏幕上,只要坐在監控室就能發現可疑情況。”下包村巡邏隊員童海軍說。“村民生活習慣明顯改變,原來比較常見的亂倒垃圾現象現在很少見了”下包村主任童國富說。
通過發動村、企業、鄉賢和群眾的力量,用互惠互利的方式,實現了“我們送你視頻探頭,群眾出借場地網絡”的警民共建格局,合力推進平安創建工作。村民陳貝感嘆道:“鄰里矛盾糾紛少了,小偷少了,環境更穩定了,我們也住得更放心了。”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