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年,陳盆濱就41歲了。
這個從臺州玉環縣雞山鄉北山村走出來的男人,正在做著一件令全世界都覺得很瘋狂的事:從極限越野跑選手跨界成為越野滑雪50公里選手,備戰2022北京冬奧會。
這個春節,陳盆濱幾乎沒休息,他得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滑雪要領、去訓練體能,和一群00后年輕人PK冬奧會參賽資格,70后大叔必須拼了。
“奧運會是最大的舞臺,是我一生的追求。”陳盆濱笑著說。
天生“蠻力”好身板 造就跑圈牛人
陳盆濱出生在北山村一戶普通的漁民家庭,只有小學文化的他想改變自己的人生。
2000年,鄉里舉辦俯臥撐比賽,陳盆濱一口氣做了438個,最后有人推了他一把,這才停下來。毫無疑問拿了第一,還有600元獎金。陳盆濱也發現自己似乎有著過人的身體素質和耐力,再后來,扛150斤重物爬220級樓梯、扛40斤礦泉水繞圈走近14個半小時,算是小有名氣。2002年,陳盆濱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比賽,穿著皮鞋就上了,3小時09分完賽,達到了二級運動員水平。
靠著老天爺給的一副好身板,一股子勇力,也是為了多賺點錢貼補家用,陳盆濱在耐力挑戰的路上馬不停蹄。山地戶外、鐵人賽、耐力賽、馬拉松、越野,都能見到他的身影。2014年,在南極100公里極限馬拉松中,以13小時57分46秒的成績勇奪冠軍,成為史上首位贏得國際性極限馬拉松比賽冠軍的中國人。次年完成連續100天跑100個馬拉松的挑戰。2018年9月,他又在美國G2G越野賽中折桂,成為首位奪得該項賽事冠軍的中國人。
雪都沒怎么見過的南方人 跑去練滑雪
陳盆濱的跑圈履歷太過耀眼,他也算是家喻戶曉的體育明星。很多人問,都這把年紀了,名利都有,為什么還要涉足一個從未接觸過的領域?
“本來跑步也算是功成名就了,現在又從零開始折騰個啥?”陳盆濱也經常這樣問自己,“我希望自己能起到一個表率作用,尤其作為南方人,更要多多地參與到冰雪項目中去。我想人嘛,活著無非就是一天一天地挑戰,有目標才有動力,就怕沒有目標。只要我能站在奧運會的賽場上,我就已經算成功了。當然真正創造成績的話,那就更好了。”
去年10月,陳盆濱拎著行李,正式到北京西五環的老山運動基地報到,成為“中國隊”的一員,“和我一起訓練的小年輕,他們的父母都和我差不多年紀啦。”他說,最初練的是輪滑,自己零基礎,和跑步完全不同,“頭一個月,還沒見著雪,天天旱地直排輪滑,摔了100多跤。剛開始站都站不穩,動作、技術都免談。”每周訓練6天半,強度可想而知,直摔得手和腿生疼才慢慢摸著門道,“以前是跑步的,我的力量、體能沒有問題,通過看錄像、教練講解,去把握重心、模仿發力點。能力越來越強,韌帶肌肉越來越松的時候,很多動作才能做出來。”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零下20℃的戶外訓練 想“飛”得再快些
去年12月中旬,陳盆濱前往芬蘭沃卡蒂與越野滑雪國家集訓隊會合,在當地的冬季項目訓練中心訓練,一去就是一個多月。去之前,他很興奮,南方人對雪總是特別偏愛。
“我真的很喜歡越野滑雪項目,雪上感覺真好。”拿到雪板后,陳盆濱高興極了,但很快,他就感受到了競技體育訓練的殘酷,“那邊離赫爾辛基還有500多公里,除了森林就是木房子,什么都沒有。最近的商店在三四公里以外,也見不到什么人。剛上雪的時候天天摔跤,上午、下午都要練,我肌肉緊張得要命,剛開始一腳站立,另一腳抬起來了,這不對,站不穩肯定會摔跤。后來研究出來,要兩塊雪板貼地向前,用胯的力量,而不是手臂僵硬的動作撐雪杖。”零下20℃在戶外訓練,令陳盆濱受益良多,每天的訓練他都在日記里記下來,不斷回顧研究,“訓練資料就好比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經書,我相信三年時間里能成為越野滑雪專家。”
從去年10月份入駐北京老山到現在,三個多月的跨界訓練給陳盆濱的感受是,學無止境:“滑雪下坡的那種飛速感覺,很刺激,想再快一點。”
過年這段時間,除了理論和日常體能訓練,陳盆濱還要再辦去芬蘭的簽證,辦妥了立即飛赴冰雪世界。他說到2022年,他就44歲了,要拍一部《陳盆濱傳奇》電影,告訴全世界,中國的陳盆濱是真實的。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