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州,天臺有個涂鴉村,以農民畫為主,來裝點村舍民居,而在黃巖有個村則是另一種風格的繪畫村——
冬至前,記者來到黃巖寧溪鎮白鷺灣村,這是多村合并新成立的行政村名。此村四處掛有各種版畫,大多出自已故版畫家顧奕興之原創。不過,掛在房前屋后的版畫尺寸都變得大大的,很多與立面等高。
經過小城鎮綜合整治后,整個村看上去整齊劃一,因分布著諸多版面而彌漫著藝術氣息。
“寧溪鎮在小城鎮建設中,充分挖掘山水資源和千年古鎮文化等特色,打造‘一網、一街、三點、四村、四基地’文旅精品線路……四村即打造烏巖頭古村落、宰相寢地牌門村、白鶴嶺下版畫村、燈彩嶺根村四個特色傳統村落。”寧溪鎮黨委副書記陳鳴瑞向記者介紹道。
白鶴嶺下就是現已改名的白鷺灣村,聽起來村名富有詩情畫意。
嶺腳下,入村口,記者先見到一塊長方形面積類似于網球場一般大的村民活動中心,四面圈了漆成綠色的網格,掛了大小不一的版畫。
村導游小姐解說道:“白鷺灣村是黃巖城區進入寧溪鎮的第一個村莊,距離鎮區還有4公里的路程。地處寧溪鎮區北部,位于柔極嶺下、長潭水庫之畔,325省道穿村而過。”
“我們村充分挖掘版畫元素,將著名版畫家、鄉賢顧奕興的系列版畫作品融入禮堂建筑設計,形象化呈現鄉韻鄉愁和當地風土人情,打造成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園’”。村支書張青友說。
白鷺灣村是著名版畫家顧奕興的故鄉,顧奕興曾榮獲魯迅版畫獎。從2015年開始,白鷺灣村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以本村鄉賢、全國著名版畫家顧奕興的版畫作品為特色,建成了版畫主題文化禮堂、顧奕興版畫工作室,并在村舍墻體畫上顧奕興老師的版畫,全面建設白鷺灣田園綜合體,創新打造“版畫”主題的鄉村文化旅游。
據介紹,如今,白鷺灣村已成功舉辦了全國大學生鄉村規劃大賽和寧溪“二月二”全國版畫藝術展。目前,現墻上畫有版畫200余幅,包括有顧奕興、趙延年、張懷江等國內知名版畫大師作品。
前不久,白鷺灣村被列入市級美麗鄉村精品村創建名單,村兩委借此契機,特邀專家進行規劃設計,深入挖掘村莊歷史文化資源,全力將白鷺灣村打造成為特色鮮明的版畫村文化景區。2016年起,該村開設顧奕興版畫工作室、版畫長廊、室內作品展等,時常開展版畫交流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喜歡上版畫,參觀者絡繹不絕。
版畫是一項工藝,是一門藝術。
對于白鷺灣村來說,版畫更是地域文化,是美麗鄉村的重要地標。
版畫有著極強的視覺表現力和藝術渲染力,能對人起到一種無聲的語言傳播和無形的藝術熏陶。
2014年,寧溪鎮決定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在白鷺灣村建設版畫特色村。經過四年來的努力,一批顧奕興先生和他的朋友們的版畫作品已然繪制在村舍的墻面上了。
入村數十米,顧奕興故居映入眼簾,屋前砌有一堵鵝卵石鋪排的矮墻,二層四開間磚木結構老屋是顧奕興年少時住過的地方。
記者看到顧奕興的代表作——《雪后》,這是一幅抒情賞景之作,意在謳歌大雪過后的純凈之美,作品的上半部刻畫出一大片雪后的樹林,下半部則是雪原。版畫以紫藍色的版面把背景中的樹木和近景中的車轍印出,畫面效果巧奪天工,《雪后》版畫可以說是中國現代版畫史上的精品之作。
版面《四季春》把養蠶的過程和一年四季的景色完美地融入到同一張畫里。而反映農村收成后的一天的《村口》,曾被送往東歐等十一個國家巡回展出。
村前屋后,記者轉來轉去,四處見版畫,大多是大型畫作,幾乎蓋住整堵墻面,這么立體直觀地呈現版畫藝術,蔚為大觀,集于一村,真是罕見。
在版畫村,記者還通過顧奕興的作品了解他與版畫界元老與同行之間的淵源——
一幅是曾任浙江版畫家協會名譽會長趙延年的著名作品《魯迅先生》,木刻版畫的刀味將大文豪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體現得淋漓盡致。
浙江美術學院教授張懷江先生的《支柱》,圖中描繪了一位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受傷了,晚上在燈光下靠著柱子在看書。題為《支柱》,表面上看是老紅軍靠著柱子,深層次的意思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在紅軍心里是精神“支柱”,多么意味深長的一幅佳作啊!
顧奕興的老師楊可揚大師的版畫個人特色很鮮明,《紅柿》那水印套色版畫的色彩豐富了版畫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段,套色版畫以其瑰麗多姿的色彩而引人喜愛。另有臺州本地版畫家袁振璜先生的《海之風》,施徐華先生的《石塘漁村》,沈雷先生的《做年糕》等……
白鷺灣版畫村,每一幅版畫都是那么的養眼,那么富有特色,讓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