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終于聽不到劃拳聲、吵嚷聲,能安靜睡好覺了。”家住黃巖東城街道檀香新村的陳雪琴這幾天精神頭好得很,因為困擾她和周邊居民好幾年的流動攤販半夜擾民問題終于得到了解決。“這可得感謝我們街道的‘姐妹幫幫團’啊”。
“姐妹幫幫團”是東城街道主打的一個黨代表履職品牌,由街道的6名女性黨代表自愿組建而成,旨在通過抱團形成合力,常態化地開展閉會期間的駐室接待和聯系走訪等活動,履行代表職責,發揮代表作用,為黨員群眾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務。自去年6月成立以來,圍繞“幫黨組織傳遞黨聲、幫黨員群眾反映心聲”這一宗旨,從鄰里糾紛、子女上學,到社區管理,“姐妹幫幫團”黨代表工作室已協調解決了56個大大小小的民生問題,柔橋村流動攤點夜半擾民問題便是其中之一。
事情要從9月1日說起,那天,“姐妹幫幫團”成員之一的包美君在黨代表工作室輪值時,一位群眾來訪反映:自己所住的柔橋村,每晚10點至凌晨2點,燒烤、小炒攤等流動攤點就開始出沒,熏人的油煙、此起彼伏的劃拳聲以及遍地垃圾,讓周邊居民叫苦連天。
民生事,無小事。一周后,經過多方積極協調,在“姐妹幫幫團”的牽頭下,街道負責人、行政執法局、村兩委以及群眾代表,圍坐在一起商討解決方案。
“取締還是引導?”“能不能找個合適的場地,引導攤販集中經營?”“前期一直在整治,但由于處罰手段和措施形成不了震懾,總會死灰復燃,接下來該如何確保整治成效?”經過近兩個小時的集思廣益,解決方案出爐:堅持管理和引導并重,一方面,積極引導攤販入店規范經營。另一方面,常態化輪流蹲守和集中整治雙管齊下,即日起,聯合開展為期半個月的集中整治。9月17日上午,記者見到陳雪琴,她正準備出門買菜,“效果很明顯啊,以前這樓下都是垃圾,現在你看,干干凈凈的,晚上也沒吵鬧聲了,大家都說好!”
“有事找代表,黨群心連心”如今已成一種社會共識,黃巖區自從2003年起在區級層面試行黨代會常任制,15年探索實踐,在貫徹黨代會常任制方面,特別在代表任期制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今年以來,在黨代表輪值工作制度化的基礎上,按照品牌化運作方式,著手打造代表履職品牌——區級有“永寧夜話”和“湖畔之約”,鄉鎮級有“姐妹幫幫團”和三個個人工作室,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強化工作的辨識度和傳播度,另一方面增強黨代表履職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增加群眾的獲得感和滿足感,密切黨群關系。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