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作為一種融資手段,資源豐富、操作簡便,不過其存在的隨意性、風險性也造成了不少社會問題。臨海人李瑞民這幾年就因為民間借貸,心慌慌了很久。而同樣的事情,同樣的遭遇,還發生在他身邊的同事身上。
李瑞民原來是臨海一家手套制造有限公司的職工。四五年前,公司因資金緊張向職工們借款,聽說借了款有利息拿,不少職工看中了“小福利”,紛紛跟公司達成了民間借貸協議,手持借條等著坐收利息。
“當年公司規模做得挺大,效益也不錯,老板覺得與其借別人的,還不如把這些利息給我們當福利。”李瑞民說,當時參與借貸的職工們都是把一部分工資拿出來借給公司,剩下的工資和收進來的利息用來過日子還算滋潤。
就這樣,李瑞民和同事們前后借出去多次,總額還不少。“我借了10萬元,有的20萬元,最多的還有100多萬元的,是公司的管理人員,也是老板的親戚。”李瑞民說。
誰知,3年前,手套公司因為經營不善、資金斷鏈,面臨倒閉。參與借貸的李瑞民和同事們紛紛向公司老板催討債款,可多次催討無果。80多位職工無奈之下,只能一紙訴狀將這家公司告上法庭。
近日,臨海市人民法院執行局經過多方努力協調后,為當事人追回了部分借款。
“此案涉及到的債權人都是這家公司的職工,涉案金額達到1800多萬元。經過多方協調和努力,我們從各個方面追回來了部分借款,還將該公司用以銀行抵押貸款的廠房進行了司法拍賣。”臨海市人民法院執行局干警陳靈進說,最終,所有的執行款按規定發放,先支付抵押債權人,也就是銀行,再將剩余執行款均按照各自本金比例的77.23%償還給參與借款的80多位公司職工。
陳靈進提醒,民間借貸有風險,投資一定要謹慎,不要貪圖一時之利,如果對方出現資金鏈斷裂情況,借出去的錢很可能會打了水漂。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