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迎來全國第十八個安全生產月活動,主題是“防風險、除隱患、遏事故”。全市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精神,堅持“平安靠平時,目標靠措施,共享靠共建”,廣泛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全民安全意識,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提升安全生產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堅持“平安靠平時”,強基固本保安全。始終堅持抓基層打基礎,確保安全生產工作有人抓、經常抓,真正做到常態長效。要壓實責任在平時。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制定落實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清單,深化安委會“1+X”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專業安委會履職、通報、評議機制,促進履職正常化、常態化,確保安全生產責任全面落實到位。要夯實基礎在平時。嚴控新增高危行業功能區,全面實施涉及人口密集區和列入限制、退出規劃區域的高風險企業搬遷改造工作,通過控總量、遏增量、減存量,持續夯實安全基礎。深入實施“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扎實推進“智慧應急”“智慧消防”“智慧交管”“智慧工地”等智慧工程建設,提升現代信息技術與安全監管的融合度。全面完成300個避災安置場所建設和50個老舊小區消防設施增配改造任務,不斷改善安全條件。要加強教育在平時。全面加強人民群眾公共安全教育,廣泛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月、防災減災日、臺州防臺風日等活動,深化安全生產“七進”活動,加快以安全生產、消防安全等為主要內容的公共宣傳教育場館建設,推廣沉浸式安全體驗教育,切實增強全社會安全意識,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守牢生命安全底線。
堅持“目標靠措施”,精準施策抓安全。牢牢扭住防范較大以上安全事故“牛鼻子”,緊緊盯住安全生產重點行業領域,開準藥方、靶向發力,全面提升安全監管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把好安全預防關。加強源頭預警,依法嚴格安全生產和消防行政審批,切實把好安全準入關。加強事故預測預警,定期研究安全生產形勢,及時分析隱患排查結果,深入剖析安全生產事故,提高安全事故防范精準性。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建立臺風、暴雨、森林防火、地質災害等監測預警機制,強化預報預警、信息共享,有效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要打贏隱患殲滅戰。深刻吸取溫嶺“5·12”農用車側翻重大事故教訓,深入開展消防、道路交通、漁業船舶、建設施工、危化品、城市安全等七大領域安全生產攻堅戰,全面實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五張清單”制度,地毯式全覆蓋開展事故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做到查有方向、改有內容、督有期限、結有檔案,確保隱患閉環整治。指導企業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機制,針對高危工藝、設備、物品、場所和崗位定期開展風險評估和危害辨識,實行安全隱患自查自報自改閉環管理,切實消除一批區域性、行業性、系統性安全風險隱患。要強化掛牌督辦。總結推廣安全生產“四四三三”巡查模式,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約談、警示、通報等制度,加大對隱患突出、事故多發的行業、區域、點位和工作不力地區掛牌督辦力度,強化安全生產執法聯合懲戒和媒體曝光,綜合運用向社會公布、建立領導聯系制度、強化考核督查等措施,確保各類安全隱患按期保質整改到位。
堅持“共享靠共建”,多元共治促安全。牢固樹立“全民參與、惠及全民”理念,凝聚政府、企業和社會合力,共建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要強化政府監管。全面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要求,加快在小城市試點鎮、省市級中心鎮、縣(市、區)主城區街道單獨設立應急管理辦公室,深入實施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大力推進安全生產網格融入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筑牢安全防范第一道防線。要突出企業主體。全面推行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企業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大力推行企業首席安全官制度,通過企業抓業主、業主抓員工、員工抓崗位,形成環環相扣、層層推進的責任體系。深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營造獎優懲劣工作氛圍,切實將標準化企業打造成為行業安全示范標桿企業。縱深推進誠信體系建設,提升聯合懲戒震懾力,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工作格局,推動各類市場主體依法依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要注重社全參與。積極引進、培育安全生產社會化服務中介機構,切實為面廣量大中小微企業提供安全管理和技術服務。在八大高危行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全覆蓋基礎上,強化保險機構“保險+服務”功能,形成投保企業、保險機構、社會中介共同參與安全生產治理的工作格局。繼續實行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制度,鼓勵、引導廣大職工群眾和社會公眾廣泛關注和參與安全生產工作,凝聚全社會安全發展共識。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