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速來圍觀!臨海這一家四口上了中央電視臺,到底為啥
2017年05月04日 來源: 文明臨海

  當初一句淡淡的“到我家住吧”,一諾重于千金,至此守護三載。而今,不僅吳元渺離不開他們,他們也離不開吳元渺,因為是家人。

  張海林、朱丹丹夫妻,分別出生于1977年10月、1978年10月,張海林是臨海市古城派出所協警,朱丹丹是臨海市擺酒營社區居民,全職家庭主婦。三年前,張海林夫婦把跌入人生低谷、患病生活無法自理的朋友吳元渺接到自己家里一起生活,并不富裕的小夫妻換房、放棄工作,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只為更好地照顧吳元渺,只為了當初那一句“到我家住吧”的承諾。

  凌晨五點半,浙江省臨海市古城街道擺酒營社區,家庭主婦朱丹丹起床,開始了打仗般忙碌的一天。起床、燒水、磨五谷豆漿、做早餐,給住在主臥的吳元渺依次端去溫開水、豆漿、早餐。老公張海林、女兒張也弛起床吃飯,老公送女兒上學后,她一邊燉上中藥,一邊開始洗洗刷刷的上午。待吳元渺吃完中藥后,她又馬不停蹄地出門買菜,馬上回家做中飯。掰起手指頭仔細一數,晨起居然有13件事,日復一日,雷打不動。

  幼兒園里,年僅6歲的張也弛神采飛揚地走上講臺,向同學們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我的一家》:我家有四口人,爸爸、媽媽,我還有“吳老師爸爸”。誰是“吳老師爸爸”?小也弛說:他是我的家人,是我的好朋友,爸爸媽媽的好朋友。

  “吳爸爸老師”,就是吳元渺,說起他,臨海人一點都不陌生。17年來,吳元渺曾每周為老人孩子和困難職工免費理發,義務為群眾理發6萬多次,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好人榜、臺州市道德模范、臨海市道德模范等30多項榮譽,太多的臨海人記得他。

  就在3年前的某一天,吳元渺給身邊的親戚朋一一打電話告別:“我要去北京發展了,大家各自珍重!”自此音訊全無。

  誰都想不到,本該3年前就去北京發展的吳元渺,竟然一直無聲無息地生活在臨海這個普通的小家庭里。原來,多年前吳元渺不幸患病,腿腳不便,孤苦伶仃,幸得張海林這對非親非故的小夫妻照顧,三年多朝夕相處,讓他重拾人生信念,并重新認識了“家”的含義。

  一句承諾還一句承諾

  吳元渺怎么都想不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會讓自己的人生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堅持了17年的公益理發,各種名譽加身,身后桃李遍地,徒兒無數,有一天,他雙腿也會承受不住自己的身軀,他的雙手也會握不穩握了半輩子的剃刀。

  尋遍全國各地,散盡家財也沒能挽回他曾經健康的身體。要強的他,從來打落牙齒和血吞,只說自己被車撞了,腿腳還在恢復。此時,唯一能讓他愿意一傾苦水的,只有一個非親非故的張海林。

  說起倆人相識,也是再簡單不過了,無非是一個理發師傅和一個熟客而已。張海林還記得,有一次理發時和吳元渺閑聊,無意中說自己家里電路沒接好,總是出問題。吳元渺說,我認識一個不錯的電工師傅,讓他給你看看。

  “我也沒放心上,這種話大部分人說過就忘的。沒想到,幾天后,吳老師就帶著一個電工師傅,來了我家。這么重情重信,讓我非常有感觸。”張海林總是稱吳元渺為“吳老師”,對他來說,雖然吳只是個理發師,但這個堅持17年,每周做公益一天的人,其品格可為他人生之師。

  或許是一件小事的觸動,也或許是兩人本就性情相投,相識不久,吳元渺就得知自己患病。他誰都不敢告訴,但是心情苦悶到極致時,就找張海林說說境況,紓解一番。

  禍不單行,在他病情日益加重之時,父親也倒在了病床上。人生演繹至此,不知今夕何夕,吳元渺也曾捫心自問:我做了那么多公益事業,自問無愧天地良心,老天為何如此不公?

  那天,他在張海林的陪同下,送父親去臺州醫院。一切手續辦好后,他說:“海林,你能不能幫我租套房子,夠我一個人住就好。”

  張海林淡淡一笑:“租什么房子啊,到我家住吧,多你一個不多。”他回家后對妻子說:“丹丹,吳老師一個人,腿腳又不便,我們來照顧他吧。”

  朱丹丹洗衣服的手頓了一頓,說:“好啊!”

  一諾千金守護三載

  入住張家的日子,吳元渺記得清清楚楚:2013年11月4日,在這天,他帶著自己簡單的行李,走進張家這個小家庭。

  剛開始,吳元渺想著自己和夫妻倆都比較熟稔,對他們的女兒也很寵愛,暫時打攪幾天,等找到租到合適的房子,再走也行。誰知,一晃三年就過去了,早已從朋友變成了家人。

  說起張海林夫妻的好,向來平靜的吳元渺,有點激動和哽咽。夫妻倆對他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的,不僅僅是解決溫飽問題而已,小夫妻倆總是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知道他蝸居在一個小房間里苦悶,想盡辦法陪伴他,甚至犧牲改變原有的生活。

  “丹丹雖然全職在家,但她原本是打算等女兒念幼兒園后再回去工作的。但是因為照顧我,就一直沒有去工作,甚至還為我換了一套房子。”吳元渺說。

  誰也沒有想到,住進來不多久,他的病情加重,生活開始無法自理,夫妻倆不放心他一個人在家,丹丹重回工作崗位的事,一再擱置。

  原來的房子采光不好,不利于吳元渺的康復。而且他從房間到衛生間要經過一個30平方米的大客廳,每次都要倚靠椅子,一步一步挪過去,非常不便。這件事一直都是張海林夫婦心中的刺,最后兩人決定換房子。他們在城里兜兜轉轉,看了一套又一套房子,終于在繼光街相中一套兩室一廳價位又能承受的小套房。

  主臥室有一個大陽臺,還有朝西的窗戶,采光特別好,陽光可以直接曬到床上,通風好,再加上門口就是衛生間。“這個房間很適合吳老師,恩,就它了。”破舊的小套房,在丹丹的巧手下,變身為一套北歐風的溫馨的家。

  夫妻倆還特別為吳元渺行動之便考慮,在房間里各處都設計了不銹鋼扶手,讓他行動可以再自如些。他們還特地在大陽臺種上綠植,床邊擺放了魚缸,電視、電腦、跑步機一應俱全。房間里最醒目的是一個柜子,里面整齊擺放著吳元渺以前獲得的種種榮譽。

  “吳老師在自己房間,可以鍛煉身體,看電視,玩電腦,曬太陽……生活應該沒那么無聊了吧。”夫婦倆什么都優先為吳元渺考慮,只要他開心些,他們就覺得好。

  從施助者到被施助,從孑然一身到重獲“第二個家”,至此,吳元渺的跌宕人生終于在這里有了一抹暖色。

  張海林和他性情相投,都屬于話不多的那種,三年下來,彼此間的一個眼神就能明白,所謂君子之交。丹丹活潑開朗,熱情大方,家里處處都是她忙進忙出的身影,有她在,這個家就不會冷清。吳元渺最愛的是6歲的小也弛,每天和她逗逗嘴,聊聊天,聽她彈鋼琴、念古詩就是他最享受的時刻。

  “他們一家人對我很好,那種好,一點也不刻意,特別自然,就像我們真的是一家人一樣。”吳元渺說。患病之后,他變得異常脆弱和敏感,如果有一絲一毫讓他有見外的感覺,自己都不會待下去。但張家這個小小的家,就是如此溫暖,讓他幾乎都忘記了上天對他的不公。

  承君一諾必守此生

  很多人問張海林夫妻,為什么當時要接吳元渺回家,本來就該預料到照顧一個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張海林淡淡地說:“都說好人有好報,他做了那么多好事,就讓我們來回報他。”

  朱丹丹很是坦誠,她說,自從老吳來到家里,每天洗衣做飯,一刻不得停歇,完全沒有了自己的時間,變化很大。原來的她喜歡看書、看電影、練習舞蹈,現在沒有時間更沒有精力,更不用說逛街、旅游了,有時候內心特別煩躁,很想發泄一下。

  一開始,朱丹丹覺得特別辛苦,也擔心老公張海林壓力大,一個人負責一家“四口”的日常開支。她告訴記者,張海林協警的工作收入有限,他還在兼好幾份職,和朋友一起賣電腦、修電腦,維護賓館酒店的監控網絡等,特別拼。“他的人生特別無聊,是個工作狂、顧家狂。”

  但是,朱丹丹說話有點哽咽:“老吳吃完飯或者從洗手間出來,扶著扶手,艱難地走回房間,無意中看到他無助的背影,鼻子都會一陣酸楚。對普通人來說這么幾個簡單的動作,他卻那么艱難。這時候,我就想,不然我就辛苦一點吧,其實也沒什么。”

  這幾年,吳元渺的狀態也還算不錯,今年他還主動提出到臨海市中醫院做康復治療。每次去醫院,張海林背著吳元渺,走下三層樓梯,在朱丹丹的幫助下,小心地讓他坐在電動車后面,再自己坐上去,讓朱丹丹把輪椅折騰好,放在電動車前面,從樓下下來到醫院不會超過10分鐘,動作嫻熟得很。再等朱丹丹步行到醫院,一起把吳元渺推到病房。康復治療的日子里,朱丹丹買菜、做飯,做好飯自己來不及吃就往醫院趕,只為了老吳能吃上家里做的飯。

  就這樣,1000多個日子就在忙忙碌碌中過去了,朱丹丹也早就習慣了老吳的存在。

  “現在我們不覺得照顧吳老師是件拖累的事,反而覺得多了個家人很好,四個人的家更溫馨。”朱丹丹告訴記者。她的女兒小也弛特別崇拜他,看到他滿柜子的獎狀和獎杯,知道他堅持17年做好事,稱他為“吳老師爸爸”,視他為大英雄。

  張海林最喜歡這樣的畫面:自己推著老吳,看著丹丹牽著女兒在前面嘰嘰喳喳,一家四口開心地散步,陽光微風,歲月靜好。

  當初一句淡淡的“到我家住吧”,一諾重于千金,至此守護三載。而今,不僅吳元渺離不開他們,他們也離不開吳元渺,因為是家人。

  中央電視臺CCTV一12

  社會與法頻道《道德觀察》播出

  吳元渺與一對小夫妻的故事

  首播時間:5月4日21:42

  重播時間:5月5日11:20

  敬請關注!

原標題:臨海的一家人上了中央電視臺!速來圍觀!!!

標簽: 家人 中央電視臺 臨海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