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騙子!詐騙窩點深度揭秘全程實錄!
2016年07月12日 來源: 臺州公安

  臺風“尼伯特”來之前幾天,臨時接到任務,要隨同刑偵支隊出趟差,抓捕一個通訊網絡詐騙團伙。

  離開刑偵有些年頭了,沒想到再次和刑偵的兄弟并肩戰斗,會是用這種方式。攝像機、照相機、手機……全部充滿電,以前都是在電話里和騙子打交道,這回,要去參觀一下他們的老巢了。

  偵途,說走就走

  警車上了高速,目標:江西。算算時間,有六個多小時的車程,原以為路上可以休息一會,但上車后不久,帶隊的刑偵支隊副支隊長王凌志就電話一個接著一個,聯系先頭部隊了解偵查進展情況,對接當地公安機關協調辦案協作,安排“家里”做好后臺技術支撐,指令辦案大隊部署警力調配……辦案的氛圍一下子就出來了。

  車子開了三四個小時,還未到江西境內,下高速吃中飯。隨便找了家路邊小飯店,還得把警車停遠點。六個人,點了四菜一湯,入鄉隨俗,要了“微辣”,菜上來之后才知道錯了,一個個吃得呲牙咧嘴。米飯很硬,每個人卻楞是都干掉了兩碗。吃完結賬,150元,物美價廉,下次再來!

  繼續趕路,又走了兩個多小時,到達此行目的地:鷹潭。到達賓館,行李還沒放好,王支就召集大家研究最新案情,桌上、床上堆滿了資料。之后又到鷹潭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與當地同行對接辦案協作。溝通順利,鷹潭刑偵也很給力,要人給人,要車給車,要辦案場所給辦案場所,要不怎么說天下公安是一家呢。

  晚飯前,前期赴江西贛州偵查的小分隊傳來消息,根據偵查,贛州窩點可能人數比較多,需要支援。于是又派了兩名同事,晚飯后連夜從鷹潭趕赴贛州,交通工具是綠皮火車,時間大約需要六個小時。由于車票時間較晚,到達時差不多都快天亮了。刑偵工作就是這樣,經常會有驚喜,隨時就會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抓捕前夜,注定無眠

  第二天,繼續外圍偵查,到詐騙窩點周邊進行現場踏看。這伙騙子是專做“冒充公檢法”詐騙的,窩點在一座聯排別墅內,靠近路邊,小區周邊人流量不大,離得太近或者去的次數太多又怕引起對方警覺,所以只能遠遠地熟悉周邊地形。考慮到白天進行抓捕不可控因素太多,騙子還可能會趁亂毀滅證據,所以初定抓捕時間為次日凌晨。

  下午,家里增援的警用大巴趕到,這次辦案的主辦單位是天臺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王建榮大隊長帶來了近二十名警力。雖然定在次日凌晨抓捕,但這一天也沒閑著。踏看現場、梳理前期偵查進展情況、對接當地公安局相關業務部門、聯系家里獲取大數據技術支撐……王支和幾位同事忙得團團轉,連等車的幾分鐘時間都要拿出筆記本研究一下最新戰況。

  草草吃完晚飯,大家圍在王大的房間研究抓捕方案。床上、桌上,倚著、坐著、半躺著的,全都是人。恩,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房間的一角,警花內勤守著幾個大整理箱,里面都裝了啥?先賣個關子。

  最終確定抓捕時間為次日凌晨4時。當地特警和派出所將派出警力,負責突入窩點和外圍警戒。現場控制住后,后續的證據固定、物品扣押、人員帶離等由我們負責。為防止現場人多混亂,王大把大家分成幾組,明確了工作職責,特別強調了現場證據的標記和編號規則。大整理箱里裝的,除了辦案的法律文書外,最多的就是證物袋、記號筆、標簽紙等辦案工具。

  任務布置妥當,各自回房睡覺。但這收網前夜,又有幾個人能睡得沉呢?凌晨3:40,樓下的警用大巴前就影影綽綽地圍了不少人。4點整,準時出發。不知道窩點里的騙子們,騙得受害人欲哭無淚甚至家破人亡時會不會睡不好覺,但今晚,他們注定沒法睡一個安穩覺了。

  收網,一舉拿下!

  到達現場,與當地的同行們將窩點所在別墅圍成了鐵桶。特警開始對一樓的一扇窗戶進行破拆,幾聲玻璃碎響之后,幾名黑衣小伙早已鉆入窗內。車庫門一打開,大部隊全線突入房內。

  二樓房間內一個只穿內褲的男子被響聲驚動,匆忙往門外逃跑,和抓捕隊員撞個正著,被摁在了樓道墻上。事后才知道,這就是窩點的主犯鄧某。另一個女的,拎著包往陽臺上跑,但陽臺裝了鋁合金網,出不去,只好乖乖就擒。二樓兩個房間,抓了三女一男。

  跑到三樓時,局面已被控制。三樓一個大房間內,沒有床,地上鋪了幾張涼席,五個電話里讓受害人聞風喪膽的“警官”、“檢察官”就光著膀子睡在地鋪上。樓下那么大的響動居然都沒吵醒他們,抓捕隊員沖進來時,騙子們還睡眼惺松一臉懵逼。

  清點人數,三女六男,窩點內一共9人,全部落網。但上下幾個房間轉了一圈,卻沒發現騙子們的“工作室”,問了同事才知道,“工作室”在地下室。

  深度揭秘

  原來騙子是這樣工作的!

  于是三步并作兩步,急匆匆沖向地下室。天天被詐騙電話騷擾,終于要見到騙子“工作”的地方了,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

  據辦案的同事說,詐騙團伙一般層級分明,負責打騷擾電話撒大網的叫“一線”,一般在一樓工作;等有人將信將疑可能上鉤了,就轉給扮演“警官”或“檢察官”角色的“二線”,“二線”一般有獨立的辦公室或者在二樓。但眼前看到的,卻差點顛覆了我的認知。

  根據描述,腦補出的騙子“外呼中心”應該長這樣:

圖片來自網絡

  或者至少應該長這樣:

圖片來自網絡

  事實上,卻是這樣:

  這也太……意外了吧?

  再看桌上的物品:一部固定電話,一份“客戶名單”,一支鉛筆,一塊橡皮,一根尺子,一疊便利貼,一個水杯,最多再加一份“臺詞”,沒了。

  這個工位還算好的,至少“臺詞”還是打印的,另一個工位上,“臺詞”干脆還是手抄版。看這“臺詞”,是不是很眼熟?

  那傳說中有獨立辦公室的“二線”呢?四下找了一圈,終于在地下室房間的一側找到了四部放在一起的固定電話,上面還寫著“2線”、“報案”字樣。

  這也太……意外了吧?

  你們這樣也太不職業了吧?都不怕串詞?就算不串詞,串線了也不好啊!

  不過也不能小瞧了他們,畢竟人家是有組織,有規章制度滴……

  還有業績考核板。

  整個房間,惟一一件高科技的物品,就是一臺電腦。

  好吧,路由器也是高科技。

  看一下電腦桌面壁紙,主人的興趣愛好一目了然。

  同事們忙著在現場提取證據。

  此時,天也已經開始亮了,這時才有時間轉到房子外面,近距離看看這個別墅詐騙窩點的全貌。

  三層高的聯排別墅,另一戶沒有住人,嫌犯以5000元每月的租金租下了其中一套別墅,把“工作室”設在了地下室,地下室僅有兩扇很小的通氣窗,可謂神不知鬼不覺。

  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去年9月份,這伙騙子冒充公檢法,騙走了臺州天臺縣一受害人數萬元人民幣。報案后,天臺警方不懈偵查,一路追蹤,終于把這伙騙子來了個一窩端。

  同步出擊,各個擊破

  在鷹潭沖擊詐騙主窩點的同時,贛州抓捕分隊也在開展行動,對另一個分支窩點進行了圍剿,當場抓獲4名嫌疑人,之后通過工作,又抓獲1名嫌疑人。另外還有一組三人抓捕小分隊在撫州待命,準備抓捕給鄧某等人提供“客戶名單”的上家。

  所謂的“客戶名單”,就是將從各種渠道拿到的包括姓名、手機號、身份證號、地址在內的公民個人身份信息整理成表格,賣給詐騙團伙實施詐騙,騙子行話叫做“料”。現在終于明白為什么經常會收到詐騙電話了,因為我們的個人信息早被當作“料”不知道被轉賣了多少回了!

  現場查獲的銀行卡、現金等物品。現場辦理扣押手續的同時,馬上讓臺州市反詐騙中心在家的同事對相關銀行卡辦理掛失止付手續,緊急凍結卡內資金。

  現場處理完畢,已經上午9點半了,大家這才想起早飯還沒吃。不過事情還沒完,得先把嫌疑人帶到當地公安辦案中心。

  刑警的豪華早餐廳

  到達辦案中心,把嫌疑人在訊問室內分別安排好,已經快10點半了。大家一人拿兩個包子,邊啃邊做筆錄,早飯午飯就算一起解決了,等真正吃上午飯,不知道要到幾點了。只是這個餐廳裝修得有點豪華,連墻面都全部是軟包的。

  據主犯鄧某交待,兩年前,他聽一個朋友介紹,到印尼去“打工”,月薪5000,到了之后才知道是跟一個臺灣人老板做冒充公檢法的通訊網絡詐騙。做了個把月,快過年了,鄧某就回國了。之后又去了一趟印尼,也是做這個,同樣待了個把月,之后回國就拉了一幫親戚朋友自立門戶。怪不得墻上貼著的公司規章制度寫的全是繁體字,原來是有淵源的!

  筆錄還沒做到一半呢,11點鐘不到,撫州三人抓捕小分隊緊急呼叫增援。原來抓捕“賣料”的上家時出了點小意外,原以為上家只有一兩個人的,結果一沖進去,才發現這是又一個窩點,客廳里擺了一圈的電腦,一群光著膀子摳著腳丫的嫌疑人正在網上假扮學生妹和“客戶”聊得熱火朝天。沖進去的同事大腦瞬間超頻:對方9個人,我方3個人,三比一……要是會定身術就好了……

  刑偵工作,真是時時會有驚喜啊!

原標題: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騙子!詐騙窩點深度揭秘全程實錄!

標簽: 窩點 詐騙 騙子 全程 實錄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