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此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獲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不起眼的旱糧孕育著大商機
2015年12月07日 來源: 臺州商報 李平

  大米是江南一帶人民的主食,也是臺州糧食種植和食用圈里的“老大哥”。

  臺州市民一年365天,幾乎每天的餐桌上都有大米飯的影子。

  隨著近些年五谷雜糧食療養生觀念的流行,不少天天吃米飯的臺州人,偶爾也會換換口味,在飲食上開始講究“粗細結合”。

  小麥、番薯、大豆、馬鈴薯等旱糧的地位,也隨之得到大幅提升,在臺州種植面積增長迅速。

  小小旱糧,大大商機,我市農業從業人員在種植和加工領域也玩出花樣來。

  來自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臺州2015年秋季糧食播種面積為88.74萬畝,其中旱糧播種面積13.12萬畝,增長18.7%。而從品種來看,我市玉米播種面積為3.08萬畝,增長11.4%;大豆播種面積4.37萬畝,增長27.7%;雜豆播種面積0.59萬畝,增長22.0%;番薯播種面積4.67萬畝,增長18.1%;馬鈴薯播種面積為0.33萬畝,增長40.6%。

  旱糧地位的提升,離不開政府層面的推動與引領。

  “發展旱糧種植是浙江省的一個方向。糧食種植,種植稻谷需要水田,但是受諸多因素影響,近幾年再發展水田有些難,后來省里研究發現旱糧這塊卻還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市農技總站站長曾孝元介紹,2013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旱糧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堅持因地制宜、不與水稻爭地的原則前提下,以利用冬閑田和低丘緩坡、園地、山地等旱地為重點發展旱糧種植。

  此外,《意見》也明確了種植旱糧的補貼政策,省財政對在經省、市、縣(市、區)農業部門認定的旱糧生產基地(冬閑水田和旱地連片100畝以上)內種植玉米、番薯、馬鈴薯、大豆、蠶豆、豌豆、雜豆、高粱、蕎麥的種植者(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按種植土地面積給予每畝125元的直接補貼;對在果園、桑園和幼疏林地間作套種同一旱糧作物100畝以上的種植者(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給予每畝20元的直接補貼。

  “除了省里政策扶持之外,臺州各縣(市、區)也因地制宜地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有政策支持,農戶的種植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曾孝元說。

  比方說,椒江區加大種植旱糧的宣傳力度,通過宣傳到戶、免費發放種子和提升旱糧補貼等措施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黃巖區制定旱糧種植直補貼政策,按旱糧面積每畝補貼125元;玉環縣對旱地連片種植旱糧面積50畝以上的,每畝補貼125元。

  我市旱糧種植面積大幅提升

  政府要糧,農民要錢。僅僅靠政府層面的推動和引導來發展旱糧種植是不夠的,旱糧地位提升的背后,還有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以及給農戶帶來的經濟效益。

  “我市旱糧中的大豆、番薯、馬鈴薯等,都是糧蔬兼用型作物,既是糧食作物也是蔬菜,而這些作物一般被當做蔬菜鮮銷,經濟效益都可以。”曾孝元介紹,近年來,我市各地都有鼓勵和推廣農戶在果園、幼林地里套種同一旱糧作物,農民發展旱糧的同時也額外增加一份收入,如葡萄園里種植大豆、土豆、其他雜豆等。

  “我們在玉環漩門灣農業園里,就有看到2700多畝的文旦園里套種蠶豆,蠶豆成熟后可以作為蔬菜銷售增加收入,同時秸稈慢慢腐爛后也是很好的有機肥料,也能達到文旦肥藥雙控的目的。”曾孝元說。

  記者了解到,在溫嶺石橋頭、新河、大溪、城南、濱海等鄉鎮,不少農戶嘗試幼齡桃園、枇杷園、葡萄園、梨園等套種春大(毛)豆,面積約2500畝。

  “近年來葡萄種植效益一直居高不下,新果園不斷涌現,大棚葡萄、桃、橘等幼齡果園套種豆科作物,不僅可以減少草害,增加土地肥力,增加農民收入,而且對果園生長沒有影響,達到節本增效、增產增收的目的。”溫嶺農業技術推廣站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溫嶺市濱海鎮濱新水果種植園已經連續6年,都在葡萄大棚里套種臺州本地小土豆。

  種植園負責人葉海波告訴記者,今年種下的土豆苗已經長出來,預計明年春節期間就能收獲。

  “本地小土豆在臺州溫嶺、椒江都很受歡迎,也是一道能上酒席的鮮美菜肴。”葉海波說,因為季節原因,這種土豆很難在秋冬季節進行露天種植。而春節期間家庭聚餐、朋友聚會,使得酒席經濟很紅火,因此這種小土豆市場需求也很大。

  “春節前后,這種土豆供不應求,價格也非常好,有時候價格能賣到17-18元一斤,批發價都有13元。”葉海波說。

  因此,秋冬季節利用葡萄大棚套種本地小土豆,也為葉海波增加了一筆可觀的額外收入。“種這個土豆,一畝地純收入能有6000-9000元。此外,經過土肥測試,種過土豆的地,里面的有機質含量明顯增高。”

  經濟作物套種旱糧,一畝地兩份收入

  政策支持讓我市旱糧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然而,推廣普及之后,旱糧如何避免“難賣”?

  “這些年,我們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鼓勵和培養農產品銷售大戶,將我市農產品的銷售半徑擴大。另一方面,省里也明確有支持旱糧冷庫建設的扶持資金,大型合作社通過建設冷庫,延長鮮銷旱糧的銷售時段。”曾孝元說,這些方式讓我市旱糧種植更有保障。

  此外,發展旱糧深加工也是我市旱糧種植的重要保障和推動力。

  在我市,馬鈴薯、大豆、雜豆等旱糧以鮮銷為主,而番薯則是深加工成番薯粉、面,以及番薯酒等來銷售。

  臺州市黃巖石子溪糧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桔昌從事紅薯的種植加工已經7個年頭了。

  “近幾年,受市民改善飲食,養生健康觀念的影響,我們合作社的紅薯粉銷量一直不錯,今年我們的番薯種植面積也擴展到1000畝。”張桔昌說。

  除了一些傳統的旱糧加工方式,我市一些糧食加工企業也在旱糧深加工上面搞出了“新名堂”讓旱糧登上“大雅之堂”,成了時尚美食。

  去年,天臺縣街一玉泉年糕廠負責人姜忠科就在傳統白糯米年糕的基礎上,創新推出了南瓜年糕、紫薯年糕、黑米年糕等五款雜糧年糕。

  姜忠科介紹,最初,在平時的加工過程中,有些客戶自己帶著紫米、黑米過來讓幫忙加工。“同時,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健康,講究食療養生,這些因素讓我覺得市場對于雜糧年糕是有需求的。”

  而雜糧年糕推出之后,也確實如姜忠科預計的那樣,受到一些養生消費群體的歡迎。“現在,每天通過線上線下銷售出去的雜糧年糕平均有1000斤,出廠價格是白年糕的2-3倍,而其他一些經銷商手里貴的能賣到20元一斤。而雜糧年糕具有好口感又有市場話題,也被不少顧客作為禮品來采購。”

  產業鏈條延伸,旱糧變身時尚美食

  助讀

  部分旱糧的營養價值

  大豆

  大豆中的黑豆被稱為“腎之谷”,中醫認為它具有補腎強身、解毒、潤膚的功效,對腎虛、浮腫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番薯

  番薯又稱紅薯、甘薯、紅苔、白薯、地瓜。含有豐富的淀粉、膳食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鉀、鐵、銅、硒、鈣等10余種微量元素和亞油酸等,營養價值很高,被營養學家們稱為營養最均衡的保健食品。

  土豆

  土豆含有豐富的泛酸等B群維生素及大量的優質纖維素,有營養,是抗衰老的絕佳食物,營養價值高,在國外有地下蘋果和第二面包之稱。中醫認為,土豆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作用,對習慣性便秘、熱咳及皮膚濕疹也有治療功效。

  玉米

  玉米是一種主食材料,是營養價值最高的一類。維生素含量是稻米、小麥的5~10倍。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是其他米類不能比擬的。膳食纖維玉米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不但可以刺激腸蠕動,防止便秘,還可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加速腸內毒素的排出。

  小麥

  小麥分為普通小麥、密穗小麥、硬粒小麥、東方小麥等品種。小麥含有蛋白質、粗纖維、碳水化合物、脂肪、鈣、磷、鉀、維生素B、維生素B2及煙酸等成分,還有一種尿囊素的成分。此外,小麥胚芽里所含的食物纖維和維生素E也非常豐富。

原標題: 不起眼的旱糧孕育著大商機

標簽: 種植 孕育 商機 面積 土豆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