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此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獲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同伴輔導,讓學生當學生的心理老師
2015年11月10日 來源: 臺州日報 記者 張莉貝 通訊員 金群

  學生們自編自演心理劇。黃玲卡攝

  

   150名老師體驗心理輔導

  “同學,你怎么了,發生什么事情了?”

  “老師,我很痛苦。這一切都是我的錯。我明明看到了遺書,可還是相信了他們的話,他們說只是想吹吹風……是我害了他們,都是我造成的,都是我的錯……”

  ……

  這一幕,發生在10月21日中午,溫嶺箬橫中學組織的心理個案輔導體驗活動。

  當天,浙江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示范區聯席會議在箬橫中學召開。

  借著這個機會,溫嶺150名中小學校校長、專職心理健康教師到場,參與體驗了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個案輔導體驗,是活動的其中一項內容。

  每一位到場的教師,隨機抽取角色體驗邀請函。邀請函分三種,根據小學、初中、高中三個不同階段呈現的學生心理問題,各提供一個案例,詳細講述案例發生的背景、事件過程,并給出對應建議。

  文章開頭的輔導場景,指向高中生相約自殺事件。

  根據邀請函給出的建議,老師可以選擇體驗個案輔導,觀看心理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同時,就“如何識別學生的心理危機”,還有一場專題講座。

  事實上,類似這樣公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箬橫中學并非第一次組織。據統計,該校累計接待相關參觀交流、國家級省級培訓200余次。

  縱觀全市,不僅是在箬橫中學,在各地各校,學生心理健康愈來愈受重視。

  截至2014年,我市有5700名教師取得心理健康教育C級上崗證,300人取得B級上崗證,60多人取得A級上崗證。這其中,既有專業的心理教師,也有其他學科的教師,特別是班主任。

  讓學生做學生的心理老師

  謝麗是箬橫中學高二學生,是該校心理互助社的副社長。

  心理互助社成立于2000年,成員以高一學生為主,組成40-50人的“同伴輔導員”,不定期開展活動。

  這個社團,是箬橫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發展的一個縮影。

  “同伴輔導,我們學校探索了十余年,效果明顯。”箬橫中學校長謝林秋總結道。

  這一模式顧名思義,即讓學生做學生的心理老師。謝林秋表示,最初,他們對農村空巢學生做了一次調查,發現該群體出現心理困擾時,選擇傾訴的首要對象是“自我”,其次是“同伴”,再次是“老師和家長”。“這充分說明,對于該年齡段的學生,同伴的影響力極大。”

  這個結果,也奠定了箬橫中學探索同伴輔導的基礎。

  “高中生同伴輔導有三個特點,即自發、及時、互助。”箬橫中學專職心理老師陳賽介紹,學校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每天開放兩個小時,但為了確保同學們有問題能及時找到傾訴對象,每班配備一到兩個同伴輔導員、兩個學生心理委員。

  謝麗自從高一參加心理互助社,受益匪淺。她坦言,最初,自己也是一個心理遭受困擾的學生,“在心理老師的輔導下,才慢慢走出困惑”,也因為這樣,她參與社團,熱情高漲。

  目前,她已經參與解決十多起同學心理事件,“包括學習壓力、人際關系等。有些聊一聊,他們就OK了,有些可能要花上一兩節課的時間,慢慢聊,慢慢開解。”

  這也讓她覺得,自己需要充實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每兩周,同伴輔導員會參加心理咨詢技巧培訓,開展小團輔導模式。每個學期,心理互助社還會組織不同主題的公演活動。“劇本由學生創作。我們每年會組織一次心理劇劇本大賽,向全校學生征集,反響強烈。”陳賽說。

  上學期,社團還拓展范圍,嘗試開展教師同伴輔導,以教研組為單位,舉辦了第一屆教師心理劇比賽。

  為高中生心理特點把脈

  陳賽說,簡單的心理咨詢,學生同伴輔導員可以處理,若碰到棘手的,還需要轉給學校心理健康指導中心處理。

  16歲的張某目前以病為由,請假在家。高一時因為和班主任發生矛盾,擔心老師為難自己,在第一學期結束后,強烈要求家長為其轉學,說只要換一個新的學習環境,會下決心重新開始正常學習。當時,家長認為孩子說的有道理,就辦了轉學手續。可是,時隔一年,張某又因為和兩位主課老師發生摩擦,再次提出轉學。這時,家長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所在,又動用關系,為孩子選擇了離家較遠的學校。可是,張某升入高一半年來,一直不能適應新的環境,常常感到莫名的孤獨和焦躁,最后發展到拒絕上學。

  “這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案例,主要是因為不良的人際關系,造成張某現在的局面。”陳賽說。

  她進一步分析,根據每學年的統計,人際關系、自我意識、生涯規劃,是高中階段學生比較集中的問題表現。“特別是人際交往,高中生的人際交往多以小團體為主,容易產生矛盾,又具閉鎖性,出現問題不容易解決。”

  該校另一位同伴輔導員江璐迪已是高三學生。她說,高三年級的心理問題更多表現在“學習壓力、生涯規劃”方面,“學會基本的心理疏導方法,懂得自我調節,是很必要的,千萬不要等到問題出現再補救。”

 

原標題: 同伴輔導,讓學生當學生的心理老師

標簽: 心理 輔導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