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社會養老綜合改革,加快推行城鄉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開展“人情保”、“錯保”專項整治工作,我市大力建設民生工程惠及百姓。這是市民政局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交出的答卷。
整潔明亮的建筑里,老人們聚在一起吃飯、聊天,有服務隊定期來為他們理發、體檢。在《臺州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掠影》圖冊中,圖文并茂地反映了我市照料中心的建設情況。
“椒、黃、路三區的總體進展都非常不錯,其中,路橋區因地制宜,根據實際靈活創新。”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處長李小兵說,當地的照料中心,重點突出助餐、健身、娛樂、緊急救助和生活照料等功能。
螺洋街道二友村自建食堂,免費為80歲以上老人提供中晚餐;金清鎮金港居則委托有資質的餐飲企業送餐;本村老人普遍喜愛書法,橫街鎮湖頭村專門開設文學室;蓬街鎮蓬西村照料中心的理發室里,老人為能在家門口“剃上頭”而感到幸福。
李小兵說:“臺州的養老服務基礎設施較為薄弱,當前我們在加快建設發展、增加設施總量的同時,著力在提升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上下功夫,切實滿足我市老齡人口的實際需求。”近年來,我市將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建設作為應對人口“銀齡化”和農村“空巢化”的重要舉措。據了解,截至10月底,全市已新建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251個,其中農村1198個,完成率達到133.1%。
下階段目標是到2015年,城市社區實現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全覆蓋,三分之二的農村社區建有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其余建有居家養老服務站。
今年7至9月份,市民政局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社會救助專項整治行動,集中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人情保”、“錯保”問題。據市民政局社會救助處負責人金穎毅介紹,全市97%城鄉低保對象的復核已完成,收尾工作尚在進行。
此前,城鄉低保對象的復核工作以抽查為主,每季度按照30%的比例實施動態管理。同時,由于家庭環境改善等原因導致不符合低保條件者,很少主動申請退保。此外,申請低保應以家庭為單位,人均月收入低于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家庭,政府以差額提供補助。但由于對政策存在誤解,有些被退保群眾產生不滿,工作人員都會耐心向其解釋。
在專項行動中,通過設立社會救助投訴舉報熱線,曝光“人情保”9件,并基本建立起低保經辦人員和近親屬享受低保備案制度;通過建成社會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系統平臺,出臺農村低保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查文件,遏制“錯保”情況。
“專項整治行動提升了政府公信力。”金穎毅說,“今后對低保對象實行長期公示,同時社會救助趨于集中化,將向著依法救助逐步轉變。”
原標題: 我市大力建設民生工程惠及百姓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