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社會 正文
名教授開小班化課 一門課程只有20個學生
2014年11月04日 來源: 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通訊員 馮益飛 余聰 記者 王婷
        編者按我省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高考錄取將不分批次,實行專業平行投檔,考生志愿也將由“專業+學校”組成,這對我省高校教育改革形成“倒逼”之勢。專家分析,高考改革將迫使高校優化專業結構布局、凝練專業特色優勢、加快課堂教學改革。最近發布的《浙江省高校課堂教學創新行動計劃(2014年—2016年)》,也針對課堂教學質量不高、學生課堂抬頭率不高、師生互動交流不多、教學方式方法單一、學生選擇性學習空間不大、課堂教學制度不健全等問題,發出了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的信號。

  記者走進我省高校,擷取教學改革課堂上的一組組分鏡頭,以管窺豹,告訴你“大學的臉悄悄在變”,一起感受改革帶來的變化。

  一門課程只有20個學生

  名教授開小班化課

  本報訊這學期,中國計量學院推出了10門小班化課程,全部面向新生開設,又稱“新生研討課”,每門課程只有20個名額——近日,中國計量學院安全工程專業的新生夏影經歷了進入大學后的第一堂小班化課:由校長林建忠講授的《流動的詩意》。

  這門課程,選擇了古人的12句七言詩來描述12種流動現象,并用流動力學的理論進行解釋,20個學生以課堂討論的方式,從詩詞入手探討了詩歌中描述的力學現象,這讓夏影對大學學習充滿了期待。

  “這堂課講的是霧霾與多相流,近代詩人寧調元曾在《八月十五夜漫書一律》中寫道:‘一天霾霧撥難開’。原來,霾不是現代才有的。”夏影用詩意化的語言這樣總結聽課感受:“時有清風撲面,時有深邃思索;時需寧思靜聽,時需互動往來。”

  擔任這些小班化課程的老師都經過精心挑選,先由學術造詣高的知名教授自主申報,再經過教學委員會審查,最終呈現到學生面前。在最終獲得開課資格的10位老師中,不少教授是國家級獎項的獲得者,或是省級名師,或是校級名師,是最受學生喜愛的老師。

  “讓學生一進學校就接觸到學校最高水平的課程,有利于新生解決高中和大學間教育模式斷檔的問題,也有利于學生盡快融入到大學的學習生活中。”林建忠充分肯定了由知名教授給新生開小班課的意義,同時他認為,這也為大學教授提供了一個與學生互動的平臺。

  對感受過“新生研討課”的大學生而言,最大不同還是在于小班化教學所帶來的課堂參與度的提升。上完課后,不少學生都說:“本來以為大學都是大班教學,很少能有機會跟老師互動。但在僅有20個同學的課堂上,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參與討論,這樣的課堂互動氛圍很好。”

  日前,省教育廳印發了《高校課堂教學創新行動計劃(2014年—2016年)》,對高校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對于“課堂教學小班化”的要求,在省內高校中也掀起了波瀾。

  “我們嚴格控制課堂規模,每堂‘新生研討課’僅接受20人報名。”計量學院教務處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李海芬介紹說,計量學院從去年開始就試點了部分課程的小班化教學模式,推出了幾門大小班分層教學的課程,學校還特地為開展小班化教學改造了幾間教室,接下來的“新生研討課”也將會在這些“特別教室”里繼續上課。

  對于小班化教學,林建忠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高校搞小班化教學不能盲目趕時髦,并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適合小班教學。只有對課堂互動要求高、需要討論的課程,才能凸顯出小班教學的效果。而對于一些不適合的課程,搞小班教學甚至會降低課堂的效果,增加學校的負擔。”

  “為了保證課堂教學質量,能上小班化課程的學生很少。”計量學院教務處處長潘嵐說,本學期能選擇的只有10門課程,也就200個名額,這對于近5000名新生來說,能選到的概率有如中獎。

  由于名額有限,學校準備選擇部分課程全程錄像,制成網絡課程,供全體學生觀看。

 

原標題: 名教授開小班化課 一門課程只有20個學生

標簽: 教學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