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財經 > 商業 正文
僅生產后環節我國一年損耗糧食超700億斤
2014年10月20日 來源: 臺州商報
【摘要】

  僅生產后環節,我國一年損耗的糧食就超過700億斤,糧食產后損耗已成為影響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收割機漏不撿、存儲火燒霉變、流通搬運拋灑、加工過度拋光……僅生產后環節,我國一年損耗的糧食就超過700億斤,接近我國糧食總產量的6%,相當于產糧大省吉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糧食產后損耗已成為影響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收割:機械收割遺漏多拾穗不如去打工

  機械化收割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增加糧食遺漏數量。黑龍江省一些農民介紹,以前人工收玉米時都是先把玉米秸稈割倒,然后再把玉米棒逐一掰下來,拉運到家里后再脫粒。這個期間的工作大部分都靠人力,干活仔細,收割過程中損失很少。

  但機械化收割后有了變化。黑龍江省勃利縣勃利鎮星華村農民齊云朋說,有時候玉米水分少,玉米粒比較干、脆,收割玉米棒時就容易掉下玉米粒子。趕上玉米倒伏,還會落下一些玉米棒子,每年這樣的損失都不少。

  水稻收割也同樣如此。黑龍江省海倫市倫河鎮西倫村甄士玖是當地的水稻種植大戶,他說,在機械收割水稻過程中,經常會有稻粒順著稻草被拋灑出來,這種損耗很難算,但肯定不少。

  如今生產機會成本的增加,使很多農民不再愿意去理會這些零碎的糧食。一些農民告訴記者,搭上一天工夫,在地里找那么一點稻谷或玉米棒子,不如出去打一天工,更多的錢都掙回來了。

  倉儲:農戶儲存鼠吃霉變國營糧庫火燒連年

  記者在吉林省的四平市、長春市部分地區的農村采訪時發現,不少農民家里儲糧還是采用直接堆放在地上的方式。殊不知這樣的儲糧方式造成浪費不說,還極易導致霉變。吉林伊通縣黃嶺子鎮莽丈村農民陳鳳東說:“對糧食保管,我們也很頭疼,老鼠吃、地返潮,再小心都有損失。”

  吉林省糧食局局長韓福春說,在吉林糧食主產縣市,80%-90%的農戶都是采取“地趴”式儲糧,因設施簡陋,技術水平低,粗放經營,糧食損耗高達11.77%。

  記者在廣東、山東等地采訪了解到,當前農戶儲糧中都存在著與吉林類似的情況。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農戶家庭儲糧裝具普遍簡陋等原因,農戶儲糧損失率約為8%,每年僅這一環節的糧食損失就達400億斤。

  在糧食倉儲環節的損耗,除了農民儲糧,“國有糧庫”因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損耗也不可忽視。2013年,中儲糧黑龍江林甸糧庫起火,僅過火糧食就高達4萬多噸。今年10月,存有42000多噸玉米的中儲糧黑龍江海林的倉庫再次發生火災,大火持續50多個小時。

  運輸:難以統計的糧食損耗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部分糧食收儲企業由于存儲設施簡陋,運輸方式落后,不僅增加了存糧風險,還制約了糧食的中轉調運,增加了糧食在流通中的損耗。

  在吉林一些地區,多數糧食仍是包糧運輸。業內人士介紹,包糧運輸出于成本考慮,都不會用什么好袋子,在搬倒、運輸過程中難免會破漏,這個算不了,只能是漏多少損失多少了。記者在從吉林長春市前往四平市的途中,看到一輛運輸糧食的汽車尾端不斷有玉米粒灑落出來,甚至像水流一樣一直不斷。

  目前東北不少糧食運往南方都要經過多道轉運:糧販子從農民手中收糧后,集中運輸賣給當地糧庫;到了糧庫以后,如果走鐵路,需要先用汽車運到火車站,運到銷區后再倒汽車,才能到市場批發商或者加工商的手里。東莞市南方糧油有限公司經理蔡煥元說,從東北到東莞,走鐵路最少三四次搬倒,每搬倒一次就多一部分損耗。但具體損耗了多少,每一家每一次都不一樣,不好統計。

  加工:過度加工變相造成浪費

  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購買大米時,不僅要求口味,還要求賣相。長期研究糧食安全問題的華南師范大學三農研究所所長胡靖說,以前大米加工去殼后簡單清理就行了,但現在消費者要求“光鮮”,大多數大米都會進行拋光,甚至多次拋光。

  “大米拋光加工后,看起來的確是晶瑩剔透,賣相良好,但事實上,拋光一次,大米就減少一層,降低了出米率。也就是同樣數量的稻谷,拋光越多,產出的大米成品就越少。這事實上是過度加工,變相浪費了糧食。”胡靖說。

  北大荒米業集團御綠制米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李桂英告訴記者,糧食過度加工,不僅降低營養,而且會增加生產成本,從糧食安全和消費者營養的角度來說,得不償失。

原標題: 僅生產后環節我國一年損耗糧食超700億斤

標簽: 糧食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王未未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