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健康 > 熱點聚焦 正文
薄薄一片眼角膜給多人帶來光明 哪層壞了換哪層
2014年08月22日 來源: 杭州網-杭州日報 記者 余敏 通訊員 葉秋玲

  日前,一則父親因車禍去世、把眼角膜捐獻給女兒的新聞,在網上傳播甚廣。

  8月初,四川人杜銀釗騎摩托車回家,轉彎時和另一輛摩托車相撞,被撞飛數米,在重癥監護室治療6天后,呼吸和心跳停止。而他17歲的女兒杜吉慧,在6年前就患上了“病毒性角膜炎”,去年在成都的醫院登記等待角膜移植,一直沒能等來角膜供體。如今,父親的角膜換回了女兒的光明。

  據介紹,我國需通過角膜移植恢復視力的人多達200萬,但每年開展的治療手術只有5000余例。要想讓更多的人復明,除了需要角膜供體的增加,也需要技術的革新。日前,溫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浙江省眼科醫院)陳蔚教授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入選近五年中國角膜病臨床與基礎研究十大進展名單。他們將角膜分層,“哪層壞了換哪層”“哪塊壞了補哪塊”,一個眼角膜理論上可供多個病人使用。

  200萬人需角膜移植年手術僅5000余例

  按照國際慣例,原則上角膜捐獻是不能指定特定受捐者的,在角膜供體的分配與受捐者的選擇上,根據系統信息,遵循“排隊優先,急癥優先”的原則。四川省防盲辦公室主任樊映川教授指出,在我國有很多“割肝救子”、“捐腎救母”的新聞報道,因為目前我國還沒有成熟的器官捐獻平臺和足夠的捐獻志愿者,指定受捐者也就因此產生。

  陳蔚教授介紹,國內的供體角膜數量遠不能滿足臨床需求。在國外大概一萬人中有一人患有角膜病,在我國,由感染引發的角膜炎問題更加嚴重。由于愿意捐獻角膜的人很少,角膜病人能通過角膜移植復明的機會遠遠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

  有報道稱,目前我國需要通過角膜移植恢復視力的人多達200萬,有很多患者都是農村地區的,因農業影響造成角膜感染的致盲率很高,但是每年開展的治療手術只有5000余例。如北京同仁醫院眼庫,去年接受捐贈的眼角膜不足百例,但登記等待移植的患者多達上千名。

  杭州市角膜捐獻協調員朱強榮透露,自己從2005年開始做角膜捐獻協調工作,從一開始的被誤解,到現在的被理解,角膜捐獻越來越被大家接受。現在,他一年幫助200多人完成角膜捐獻的愿望,為400多人重新帶來光明。這200多例捐獻者中,有80%是癌癥患者。

  角膜分五層,哪層壞了換哪層

  角膜病已成為我國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角膜病患者早期如果能及時準確地進行治療,可被治愈。

  陳蔚教授認為,角膜供不應求是現實存在的,但近幾年大家捐獻意識逐漸提高。除了供體的增多,移植技術上的創新也讓患者復明機會大增。

  在日前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組公布的近5年中國角膜病臨床與基礎研究十大進展名單中,陳蔚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深板層角膜移植的系列創新性研究”,成功入選。這項技術將角膜一層一層分開,供體不同角膜病患者使用,大大提高了角膜的利用率。

  陳蔚介紹,從角膜的層次結構說,眼角膜實際上分為五層:上皮細胞層、前彈力層、基質層、后彈力層、深板層。以往的角膜移植,是要對角膜的全層(也就是五層)進行更換,而根據中國角膜病的現狀,主要倡導深板層角膜移植和內皮移植,也就是所謂的“哪層壞了換哪層”。

  打個比方,患者如果角膜基質層出問題,那么只需通過手術移植基質層,內皮細胞層還可以用來救治另一只眼睛。另外,還可以做到“哪塊壞了補哪塊”,也就是說只要將病變的部分切除,移植健康部分,那么一個眼角膜理論上也可以供多個病人使用。

  傳統的角膜移植,要把角膜的五層全部打開,在麻醉不充分、眼眶壓力高或者其他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眼內組織損傷甚至引起嚴重的大出血;而這項移植技術,角膜只打開90%左右,眼內組織不會暴露,避免了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不同眼角膜移植對時間上的要求不盡相同。如果患者要進行整個角膜移植,這就需要在捐獻者亡故后12小時內將角膜取出,溫州眼庫對角膜供體經過嚴格的檢測合格后進行新鮮保存,兩周內移植給病人,如果只是部分角膜進行移植,通過適當的保存方法,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內移植都可以。

原標題: 薄薄一片眼角膜給多人帶來光明 哪層壞了換哪層

標簽: 眼角膜 移植 捐獻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