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平軍(右)生前簽署器官捐獻書。
68歲的寧波市民沈先生日前揭開左眼罩,第一次看清了世界。此前,因先天原因,沈先生的雙眼模糊了68年。現(xiàn)在借助移植的眼角膜,他的左眼視力恢復到0.3。使沈先生和另一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的是寧海縣黃壇鎮(zhèn)穆坡村一名普通農(nóng)民,名叫胡平軍。
今年50周歲的胡平軍,干過泥水工,打過雜工,當過保安。他身上流淌的血很不普通,是Rh陰性B型血。這種稀有的血型被人們俗稱為“熊貓血”。因為血型特殊,胡平軍2004年至今9次獻全血、4次獻血小板,成為寧海縣捐獻稀有血液最多的“獻血明星”,獲得過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
“只有在最需要用血時,我才會臨時通知胡平軍。每次我一放下電話,半小時內(nèi)就能看到他急匆匆趕來的身影。”從胡平軍第一次獻血開始,寧海縣獻血辦副書記儲勇偉就認識了這名老實巴交的農(nóng)民兄弟。儲勇偉告訴記者,胡平軍每次接到需要獻血的電話,總會放下手頭的事,盡快趕來。
10年來,胡平軍堅持不懈定期獻血,累計獻血6800毫升,比他全身流淌的血液總量還多出一半。獻全血6個月的間隔時間一到,胡平軍就會出現(xiàn)在獻血點。在他的影響下,他兒子胡海波也成為無償獻血志愿者。去年11月13日,一名稀有血型的孕婦分娩前需要備血,縣獻血辦工作人員聯(lián)系胡平軍,他二話沒說爽快地答應了,并很快趕來。那是胡平軍最后一次獻血。
今年春節(jié)前,本打算再獻血的胡平軍被檢查出血液指數(shù)不達標。他在家人的催促下去醫(yī)院檢查,結(jié)果顯示他患了肺癌。胡海波說,父親很多年前就有捐獻器官的想法。與癌癥抗爭4個月后,病榻上的胡平軍毅然作出捐獻器官的決定。“人死后化為灰燼,也沒什么用。我把能用的器官捐出來幫助別人,不是更好嗎?”胡平軍說。
因為胡平軍患有惡性腫瘤,內(nèi)臟器官已經(jīng)不適宜移植,他決定捐出自己唯一可以幫助別人的器官——眼角膜。在與病魔斗爭半年后,8月8日上午,胡平軍離開人世。當天傍晚,這對眼角膜被成功移植給兩名眼疾患者。
在追悼會現(xiàn)場,送別的民眾擠滿胡平軍的家門口。縣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大隊、縣慈善總會、縣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來了,寧海縣30多名無償獻血志愿者也來了,許多市民自發(fā)前來吊唁這位熱心的志愿者……在縣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大隊總顧問祝紹斌的眼中,樂觀開朗的胡平軍將幫助別人作為自己的一大愛好,積極參與服務大隊的各類公益活動,如捐獻造血干細胞,為白血病兒童募捐等。“胡平軍是我們?nèi)迦说尿湴痢?rdquo;回憶起胡平軍的生前往事,穆坡村黨支部書記胡國偉數(shù)次哽咽。
胡平軍雖然走了,但他把光明永遠留在了人間。
原標題: 農(nóng)民胡平軍10年捐獻“熊貓血” 今朝再捐眼角膜
看臺州新聞,關(guān)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lián)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