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筷子應當定期消毒與更換
2014年08月22日 來源: 臺州商報 林柯杉

  霉變筷子易滋生黃曲霉素

  早前,一條關于“筷子使用超過三個月可能誘發肝癌”的傳聞在網上引發熱議。對此,有醫學專家表示,“誘發肝癌”一說有些言過其實,不過在雨水多的季節,筷子應該及時清洗,定期消毒和更換,謹防病從口入。

  市民多無定期更換筷子習慣

  筷子多久應該更換?筆者隨機采訪了多位市民,多數市民表示沒有定期更換筷子的習慣。

  “我家現在的筷子是五年前搬進新家時買的,有一些炒菜時燒糊了,不過也不影響用,現在沒有換新筷子的打算。”正在超市購物的王阿姨稱,自己從來沒聽說過筷子還有保質期,在老家農村時,筷子基本都是用到丟了、斷了,從來沒有關于筷子保質期的概念。

  不過,也有市民對筷子衛生非常重視,市民孫阿姨每個星期都會用沸水把筷子燙一遍,但即使這樣,她也不會刻意更換未壞的筷子。“如果怕筷子上有細菌,我只要定期消毒,這個問題就解決了,為什么還要換呢?”孫阿姨說。

  那么筷子是否應該定期更換呢?有專家表示,筷子是家里細菌傳播的主要渠道之一。木質、竹制的筷子比較容易發霉,特別在夏季,高溫、潮濕的環境最適宜細菌生長、繁殖。而且筷子用久了以后,經常與口腔接觸的部分表面會出現凹槽,這就相當于為細菌提供了藏匿的場所,對人體來說反而提高了細菌感染的風險。

  因此當筷子出現斑點、變色、彎曲變形,或者有明顯異味的時候就必須小心,這說明筷子已經發生霉變,受到污染了,此時就應當停止使用,及時更換。

  市面上部分筷子未標保質期

  近日筆者走訪了我市部分超市發現,當下筷子品種繁多,有居民常用的木質筷、竹質筷、有頗有質感的合金質筷和價格便宜的塑料質筷,還有專門用于吃火鍋、炒菜的特殊用途筷子,價格從幾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筆者翻看了數十種筷子,在部分筷子外包裝上只看到了品牌、廠家、材質、貨號等信息,并沒有標有筷子的保質期。而在個別筷子的包裝上,筆者看到了一些“特別提醒”,如:“遇發黑發霉及時更換”、“勤更換有益健康”等信息。

  據椒江歐尚超市的銷售人員介紹:“平時的話,竹質和木質筷子賣的最好,這和消費者的傳統習慣有關。”該銷售人員表示,近幾年合金和塑料筷子也越來越多。當筆者問起筷子的使用壽命時,銷售人員卻含糊稱不了解,“來購物的人都是問筷子的材質和價格,從來沒人問筷子的保質期是多久。”

  霉變筷子易滋生黃曲霉素

  當下流傳的筷子不定期更換易致癌的消息使得大家人心惶惶,對此,有關專家表示,在醫學上只能說是有這個可能,并沒有明確的臨床研究表明會致癌。

  有這個說法主要是因為筷子發霉后可能會滋生黃曲霉菌,這種菌類和寄生曲霉反應后可產生黃曲霉毒素,這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主要會誘發肝癌。但是,這種細菌一般只會出現在發生嚴重霉變的筷子上,就是平常所說的“長毛”了。

  然而,一般家庭的筷子如果出現變色、霉斑的現象就會進行更換了。而且,黃曲霉毒素除非是一次性攝取量過多造成急性中毒,或者長期小劑量的攝入形成肝臟慢性損傷等,僅僅通過筷子誘發癌癥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倒是一些食物會更容易滋生,例如花生、玉米、大米等,一旦發霉黃曲霉菌就會大量繁殖,而肝癌與其含量高有直接關系。

  尤其一些家庭會自制發酵食品,這種行為是比較有風險的。制作過程中極易使食物感染細菌,甚至是黃曲霉毒素,長期經常性地食用對肝臟有很大的損害,嚴重者可能致癌。

  因此,專家表示,預防黃曲霉毒素最好的方法就是將筷子、食物等放在通風干燥處,遠離可能導致霉變的環境條件,如果已出現發霉現象則需盡早處理,不能為節省而繼續使用。

 

原標題: 筷子應當定期消毒與更換

標簽: 定期 消毒 筷子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