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不必緊張,定期更換就可以了
日前,央視的一則報道令不少市民不安起來。
央視報道稱,使用超過3個月以上的筷子,可能會導致肝癌。這一說法引發了公眾對筷子的關注。近日,記者走訪后發現,我市不少市民家中的筷子使用時間都超過了1年。受訪對象中,近8成沒有定期更換筷子的習慣。
不少筷子包裝上印有更換提示,消費者多不在意
記者走訪了我市幾家大型超市。在生活用品區,記者發現大多數筷子都是竹木做的,只有小部分是金屬、仿陶瓷等材質的。樂購超市椒江解放南路店百貨部經理華剛稱,消費者最愛買的是竹木材質的筷子。“每月平均1萬多元的銷售額,其中竹筷占了90%,5%是木筷,剩下的才是金屬和密胺等其他材質的筷子。”
記者隨手拿起一包“天竹”牌竹筷子,看到筷子包裝背面明確標注著“建議三個月更換”的字樣。其他幾個品牌的竹木筷子包裝上,無一例外,都明確標明了建議更換的時間。
記者還隨機采訪了20多位市民中,大多表示并不知道筷子有“保質期”一說。近8成市民都說沒有定期更換筷子的習慣。
椒江的錢女士說,自己不會定期換筷子,“一般筷子用到發霉才會換”。
黃巖的蔣大媽則告訴記者,她家的木頭筷子已經持續使用了三四年。“嚴重發霉的才會直接扔掉,霉得不太嚴重的,煮一煮還會用。”蔣大媽說。
真的致癌?專家說法不一,但大多建議定期更換
筷子到底會不會致癌?網上各方專家說法不一。在微博上,自稱食品安全博士的鐘凱(@CFSA_鐘凱)認為,“筷子致癌說”完全不靠譜。
鐘凱認為“筷子致癌說”不靠譜的原因有三:一是筷子被黃曲霉污染確有可能,但只有攜帶了“產毒基因”的黃曲霉菌株才有可能產生毒素;二是霉菌產生毒素條件苛刻,筷子霉變產生毒素要有合適的條件;三是即使有毒素,要致病,不僅要長期接觸,還需要有較大劑量。
記者聯系到臺州醫院的營養師程鵬。程鵬告訴記者,長期使用的筷子容易滋生細菌和霉菌,霉變筷子確實會影響人體肝臟以及神經系統健康。那是否會有黃曲霉毒素呢?程鵬表示存在這個可能性,但具體能產生多少、會不會致病他則不確定。
臺州學院生命科學院一位姓張的老師稱,對于所謂的“筷子致癌說”不用過于緊張。這位姓張的老師說:“雖然發霉的筷子可能會長出黃曲霉菌,但幾率非常小。況且即使發霉產生毒素,健康的人有一定的免疫力可以抵擋這些毒素的侵害。”
雖說發霉的筷子是否致癌,各方意見不一。不過,無論是程鵬還是這位姓張的老師都建議,要定期換筷子。“筷子洗干凈后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晾干、每周煮一煮筷子,能有效抑制細菌和霉菌滋生。不過,發霉的筷子最好換掉。”這位姓張的老師說。程鵬則說,竹筷子價格不貴,建議定期更換。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