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發布“食品包裝安全隱憂產品及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竹筷子和木頭筷子盡可能不要超期使用,否則容易滋生“黃曲霉素”,可誘發癌癥。
“消費者在選購竹筷、木筷時,總是為了追求天然選擇‘裸色’的筷子,但實際上,如果不涂上一層生漆的話,這些筷子就容易磨損開裂,食物殘渣更容易殘留在縫隙中,并滋生細菌。”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表示,重復使用的筷子本身顏色會隨著時間和使用的頻率變深或變淺,變色的筷子要趕緊換。超期使用的筷子會滋生各種霉菌,輕者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疾病,嚴重發霉的筷子會孳生“黃曲霉素”,可誘發肝癌。
生漆又稱天然漆,是從漆樹上采割的乳白色膠狀液體,此前國家出臺了生漆的國家標準來規范生漆的質量要求。需要接觸高溫、油炸等食物時,盡量不要選擇涂生漆的筷子,應選用“全裸”的筷子。
國家曾針對一次性木筷、竹筷出臺了強制性國家標準以進行質量把控,但對于可重復使用的筷子目前尚無國家標準。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教授建議,可以重復使用的筷子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應盡量減少磕碰,減少筷子表面的磨損和凹坑,防止食物殘渣、油脂、洗滌劑殘留,為細菌的滋生提供場所;建議半年更換一次且盡量將筷子豎著放,切勿選擇強酸強堿洗滌劑,以免殘留的化學物對人體造成傷害。
此外,現在很多單位食堂、飯店、餐館使用類似塑料材料的筷子,這種材料是“密胺”,如果清洗干凈,滋生細菌的幾率較小,但要注意認準QS標志,謹防用尿醛樹脂生產的不耐熱、易于釋放致癌物甲醛的假冒偽劣產品。記者藺麗爽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