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服務模式創新還將日益深化,一站式綜合理財有望成為行業藍海,這就要求創新和監管都要與時俱進。
“國務院要求理財產品資金運用與實體經濟直接對接,對于理財產品自身的發展而言,是一項利好政策。”向上360公司首席執行官陸雨泉日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多項措施并舉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會議強調“縮短企業融資鏈條,清理不必要的環節,整治層層加價行為。理財產品資金運用原則上應與實體經濟直接對接。”
“互聯網金融行業目前仍處于創新初期,將爆發更加驚人的成長力。對理財產品的規范,不僅能幫助解決我國金融業存在的一些頑疾,解決此前野蠻生長的現象,還有助于提升整體經濟效率。”陸雨泉表示。
在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滲透下,理財業務成為各大金融機構的“香餑餑”,以各種“寶”為代表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層出不窮。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近日發布的《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份,我國互聯網理財產品用戶規模為6383萬人,使用率為10.1%。
“自2010年以來,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可以稱得上是爆發式的增長,其發展速度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陸雨泉指出,從供需兩端來看,當前,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土壤已經成熟,財富管理市場年增長率超過15%,而貸款市場的年增長幅度則超過20%。
“一方面,大眾富裕階層迅速擴大,私人財富中銀行存款和現金的比例仍然高企,居民理財的空間巨大;另一方面,小微企業及個人消費市場貸款需求釋放加速,仍有85%的小微企業和75%的個人尚未獲得相應的信貸支持,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機遇。”陸雨泉表示,技術環境的成熟促使機構積極通過大數據維護服務與獲取客戶,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促進了大數據的激增,給大數據金融業務創造土壤。
國內規模最大的貨幣基金余額寶今年第二季度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余額寶總用戶數已突破1億,資金管理規模已達5741.6億元。雖然隨著利率市場化加速,央行通過定向降準等方式緩解流動性緊張,余額寶收益率一路下滑,但其用戶人數和資金管理規模仍是傳統理財產品無法逾越的高度。
陸雨泉指出,互聯網金融服務模式創新還將日益深化,一站式綜合理財有望成為行業藍海,這就要求創新和監管都要與時俱進。
原標題: 互聯網金融理性發展土壤日趨肥沃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