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財經 > 理財規劃 正文
投資須謹慎 理財產品竟也像賭博?
2014年06月18日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近段時間,在以穩健著稱的銀行理財產品中出現了個別“不靠譜”的現象:今年一季度到期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實際收益率僅為4.82%,低于非結構性理財產品5.15%的平均實際收益率,更遠低于其7%以上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有業內人士認為,由于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高預期收益時常會變成“空中樓閣”,因此投資時必須謹慎。

  理財產品竟也像賭博?

  今年6月初,市民張先生接到重慶某銀行理財經理的電話稱:“我行推出了一款保本高收益的理財產品,10萬起,預期年化收益率能夠達到15%以上。”張先生粗略算了算,如果真按照這位理財經理所說,該產品到期收益將是定存的4倍多。

  “上周三,我去那家銀行拿了一份理財產品說明書,上面是有保本的字樣,投資期限為1年,但投資這塊就不怎么清楚了,一會兒說投資股市,一會兒又說和什么指數掛鉤。我弄不明白,就拿回家給同樣是在銀行工作的女兒看看。”張先生說。

  “我女兒告訴我,這款產品是一款掛鉤股市指數的結構性理財產品,‘15%’只是這款理財產品最佳狀態下的收益率,而在最差狀態下,到期收益率為0%,投資客戶僅僅只能收回本金。這種產品感覺像在賭博,我最后放棄了。”張先生說。

  非銀行主流理財產品

  對于結構性產品在理財市場中的地位,張先生的女兒解釋道:“結構性理財產品一般是指理財產品的投資對象由固定收益類產品和期權為主的金融衍生品組成。到期收益率分兩部分:一是投資債券等低風險產品獲得的穩健收益,二是投資匯率、商品(黃金等)、股票、基金等獲得的收益。我爸了解的結構性產品是掛鉤股票的。”

  “目前,收益率波動大、投資風險較高,信息披露不明確、發行非主流,是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通病。實際上,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才是銀行理財市場的絕對主力軍。目前,每月各家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中,債券與貨幣市場類產品最少都有2000余款,市場占比超過了八成,而結構性產品占比卻可以忽略不計,顯然是非主流。因此,普通市民購買時需要多加以權衡。”張女士接著說。

  到期收益信息往往成謎

  重慶某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大部分投資者長期以來把銀行理財產品當成是類似于存款那樣的“安全收益”產品,因此不論哪類產品出現未達到預期收益率的情況,都會投訴銀行,而銀行出于保護聲譽的角度,對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到期信息披露往往選擇回避,尤其是以結構性理財產品為主的外資銀行,其理財產品到期收益率信息很難獲得。

  該人士說,據他所知,目前中資銀行在進行產品設計時基本都引入了保本條款,盡管寫著“保本”,但不少結構性理財產品也只保90%的本。

  “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設計理念可以看出,此類產品能夠精確鎖定最低收益,并擴大獲利空間,至于最終能否獲得最高收益,就要看對市場情況了。”該人士說。

  外資行愛結構性理財產品

  重慶某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相比中資銀行,外資行更愿意設計結構性理財產品,一是外資行對衍生品交易比較熟悉,二是結構化基礎化資產可以轉化為存款,所以外資行相對更愿意用結構性理財產品來拉高業務。目前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情況是,將一部分資金做安全投資,另一部分做風險投資,做風險投資那一部分,如果是掛鉤股票,遇到股市表現不好,收益就難以保證,如果是掛鉤黃金,金市行情不好,也沒戲。

原標題: 結構性理財產品投資須謹慎 投資者稱感覺像賭博

稿源: 重慶晨報 作者: 吳黎帆  編輯: 王未未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