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土資源部在其官網上發文表示,將在2016年全面實施統一登記制度。
國土部還明確給出了時間表:在2014年建立統一登記的基礎性制度,2015年推進統一登記制度的實施過渡,2018年前,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投入運行,不動產統一登記體系基本形成。國土部表示,此次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目標明確為“確認和保護產權,為市場經濟保駕護航。”
不動產登記制度已經醞釀了很長時間愛,但直到2013年11月20日才有了重大進展,當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將分散在多個部門的不動產登記職責進行整合,由一個部門承擔”。這也是第一次不動產登記有了實質性的舉措,這三年的時間,能交出怎樣的答卷,還需拭目以待。輿論更是一片掌聲,支持而期待不動產登記能成為反腐利器,攔住“房叔”,拴住“房嬸”,成為戴在官員頭上的緊箍咒。
說起不動產,民眾的理解往往就是指房屋。其實,不動產是一個含義極廣的概念,除了房屋,它還包括土地、林地、草原、水域等資源,它們都將被納入到不動產登記制度當中。
人們之所以對不動產統一制度期待很高,一方面是希望通過這種登記的推行將房地產市場上存在的嚴重的權力腐敗行為暴露出來,以此來推進反腐,并進而推進房價回歸正常。
不動產登記制度是否有反腐功能,目前還無定論,但不動產登記制度對房價將有何影響?
有專家表示,中長期對房價有沖擊。去年,房地產商潘石屹(微博)曾經表示,如若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房價馬上會跌。對此說法,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北大教授陳國強表示,“若實施房價不會馬上大跌”,他認為,即便把住宅信息統計出來,不意味著房產信息將會無條件向社會開放。
陳國強解釋,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由管理部門掌握,“在一個人沒有觸及法律或者成為被調查的對象,恐怕房產情況不會向公眾公開透明。”進行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只是為下一步房地產稅的征收準備前提條件,但是并不意味著不動產統計登記完成是房價下跌的一個時間節點。
人民大學科研處處長、經濟學院教授劉元春也表示說,房地產要回到市場調控中,“市場調控需要制度完善的體系:一是土地市場的制度完善。二是稅收體系改革。”因此,他認為,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是一種中長期制度建設的范疇,“從中長期來講,對房價仍有沖擊。”
到底不動產登記制度對房價有無影響?是不是能通過反腐促進房價回歸正常?近期登記的官員房產信息,某地官員房屋持有數平均0.3套則遭到很多人的質疑或許可見一斑。
作者蔡經平:從事財經行業十余年,人到中年習慣把復雜的問題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達出來,在嘈雜與迷茫的雜聲中發生理性的聲音。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