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3年8月正式開業的集休閑、觀光和餐飲于一體的椒江“海門漁家樂”夜景。金立新攝
不論生產還是生活,都可以是講究“品質”的。
當嶄新的城市框架徐徐拉開,在“產城互動、生態融合”的理念下,椒江的產業發展也已走上了品質化提升征途。
第三產業蓬勃發展,服務業態和商業網絡日趨成熟;工業企業“騰籠換鳥”、“空間換地”,想方設法加快轉型。而在全市首屈一指的科技創新能力,又為椒江傳統產業的升級和新興產業的突起提供了堅實保障。
服務業的“主角戲”
當全市各地都在對被譽為“無煙工業”的服務業進行謀篇布局之際,椒江早在2009年就已率先實現第三產業比重超過第二產業。服務業,已是椒江經濟名副其實的第一引擎,穩坐首位5個年頭。
統計數字直觀地展現了這一特質。2013年,椒江全區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16.15億元,服務業對全區GDP增長的貢獻率達56.85%,實現稅收17.56億元,拉動GDP增長4.2個百分點,占全區地方稅收總額的63.7%。金融業、商貿業、物流業等在全市處于領先地位。
2013年8月19日,集海鮮美食、潛艇觀光、公園休閑和漁家文化為一體的“海門漁家樂”項目于椒江南岸正式開業,引來城中食客們的追捧。“現在是淡季,每周也有近萬人前來就餐。”椒江海門漁家樂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杰說,去年中秋節和國慶節生意最旺的時候,“一晚上車子就停了1200多輛。”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一投資4810萬元的餐飲休閑項目,從去年2月開始施工到開門營業,僅用了6個月。椒江上下將這一驕人成績稱為“椒江速度”。這也是椒江區推動服務業發展的一個真實寫照。
去年,椒江服務業完成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07.12億元,增速17.9%,占全區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高達70%。全區共安排了42個服務業重大項目。除了“海門漁家樂”,時代家居博覽中心、興旺水產品深加工及物流配送中心(一期)等項目也已建成投用,家樂購副食品廣場、第六空間藝術生活廣場等項目則不斷加快推進步伐。
與此同時,“十字馬路”這一椒江久負盛名的休閑消費中心也正在醞釀脫胎換骨。“我們正在規劃全新的環鳳凰山商圈,計劃將中山西路打造成購物步行街,讓老商圈煥發出新活力。”椒江區發改局副局長陳世清說。
工業選優求升級
“三二一”的產業格局本是一個令人羨慕的結構。然而,記者采訪中卻發現,“工業立區”始終是椒江城市產業發展的核心戰略。
這是為什么?“雖然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已超過第二產業,但是工業是發展基石,沒有工業的支撐,服務業的勃興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椒江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李登興給出了他的答案。
2013年,椒江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02.25億元,同比增長7.8%,絕對額和增速都居全市第四,三區第一。實現規模上工業總產值498.04億元,同比增長6.6%。
光鮮數據的背后,是椒江為工業提質增效所作的努力。“提升品質,應該是、也必須是‘工業立區’的內涵之一。”李登興說。
退出高污染的合成、發酵中間體項目142個,26家工藝落后、產能低下、產品核心競爭力不強的醫化企業退出生產。這是去年年底,椒江醫化產業轉型升級工作歷時兩年交出的答卷。
通過產品結構調整、技改提升和整治轉型,椒江醫化行業工業總產值不降反增。2013年,椒江全區醫化行業工業總產值近98億元,而轉型升級前的2010年僅為88億元。椒江也因此被評為全省“騰籠換鳥”先進單位。
椒江區還在下陳街道試點“零地技改”,謀求“空間換地”。通過此舉,該街道28家企業擺脫了土地要素的制約。今年一開年,椒江全區就有191家企業加入了申請“零地技改”的行列。
在這樣的氛圍下,《椒江區工業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管理體系》的出爐就顯得水到渠成了。在這個體系中,椒江工業企業將不再是簡單地“以畝產論英雄”,而是要接受貢獻度、單位業績、規模效應、資源占用、環境影響等多重指標的考核。
“企業孰優孰劣、項目孰好孰差,一評就知。今后將更有力地促進落后產能的淘汰,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李登興對記者表示。
創新驅動指路經
提質增效不是椒江區對工業發展的最終訴求。提檔升級,依靠科技創新打造椒江經濟升級版才是椒江“工業立區”的“終極目標”。
去年年末,一則消息在股市引起波瀾。位于椒江的浙江星星瑞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按51%的持股比例向子公司浙江星谷觸控科技有限公司增資1530萬元。
星谷觸控,正是上市公司星星科技與韓國(株)Melfas Inc.共同投資設立的合資公司。根據合資公司的業務規劃和研發進展,計劃投資2.4億元人民幣,建設單片式強化玻璃觸摸屏的生產線。“該公司今年就可投產,預計2014年年產值達3000萬元。”椒江區科技局局長王志英說。
在椒江的高科技項目中,星谷觸控只是其中一個典型。目前,椒江區已經擁有“500精英”計劃超10個。星星光學、杰克機床、大行科技等項目涉及光電子、裝備制造、汽車發動機配件等多個發展潛力巨大的產業。
有項目,更要有平臺。椒江區政府投資7300萬元建設的椒江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已成為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產學研活動的重要基地。截至目前,共有31家企業、平臺入駐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入駐率高達100%。各企業自入駐后呈現快速成長勢頭,目前已有5家企業被評為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5家企業被評為臺州市高新技術企業。
2013年,椒江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3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4.8%。截至去年年底,椒江共有國家級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47家,省科技型企業98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105家,創新型企業141家。海正集團還入選第一批國家創新型示范企業。
眼下,椒江正在謀劃全新的建筑面積達22000平方米的椒江科技研發中心,并計劃在飛躍工業園中騰出兩萬平方米左右的工業標準廠房,作為科技園區創業孵化用房,為科技成果產業化鋪就一條更寬的道路。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