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2010年試生產成功的環保項目,4年多的時間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環保問題卻未得到有效改善。該企業的污泥處置設施環保“三同時”驗收也一直未通過,變成了一個不環保的環保項目。
這個由浙江方遠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持續投資1.5億元興建的承接污泥處理的建材生產項目位于椒江區外沙巖頭。按照設計,該企業利用河道淤泥和污水廠污泥作為主要生產原料,日處理污泥能力達170噸,是國內首例利用污泥生產陶粒產品的環保企業。目前,該企業每年處理利用污泥近千噸。
然而,該企業的環保項目卻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另一種環保問題。昨日,記者跟隨市區兩級環保部門來到該公司廠區,剛到廠門口,就有一股臭味撲面而來。
“該項目設立的初衷很好,但是生產過程中的廢氣收集沒有處理好。”椒江環境監察大隊負責人黃健說,該企業污水(化工)處理污泥為主要輔助原料,再摻加少量外加劑生產出優質的各種級別陶粒,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實現了污泥的資源化突破,破解了污泥處理難題。因為該項目是污泥再利用的環保項目,所以一開始沒有過多考慮廢氣這一方面,雖然該企業的位置較偏,還是影響到了周邊居民。
其實,椒江環保分局工作人員曾多次和該企業溝通,了解到臭氣的主要來源:一是污泥運輸、裝卸、存儲過程中,未能實施完全封閉式作業;二是壓濾車間氣體收集不完全、污泥存儲倉庫不密閉;三是環保設施不到位,產生臭氣。
雙方溝通時,椒江環保分局要求該企業加快環保設施的建設進度。
該企業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張希解釋說,他們是臺州唯一一家利用污泥生產陶粒及陶粒混凝土的企業,很多方面沒有經驗可循,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包括項目對環境影響問題。他們也在不斷提高生產工藝和改善環保設施,比如將熱煤氣燒制陶粒改為稻糠加熱,更環保也更實用。
“之前,經過專家論證等,相關的除臭工藝已經確定。”2月初,該企業已和杭州一家公司聯系,做過小規模的實驗,除臭效果基本達標。
張希表示,廢氣主要出現在生產前期,現在他們已經有了明確的處理方案和計劃,將污泥存放車間和壓濾生產車間密閉化處理。并確定投資500萬元建設環保設施,預計5月25日前完成環保設施提升。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