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孫弋寒
2月25日,記者從臺州市12315中心了解到:去年,全市共受理消費者各類有效電話17499件,其中咨詢電話7985件,投訴電話5952件,已處理5535件,處理率93%;調解成功6561件,調解成功率94.5%,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26.5萬元;舉報電話2572件,已處理2387件,處理率92.8%,案件總值193萬元。
分析消費申訴特點:質量問題居榜首,通訊產品、預付卡消費、洗染服務仍是申訴熱點,這情況與往年差不多;此外,交通工具投訴占比較大,房地產投訴呈井噴狀增長。
各類投訴均呈現上升趨勢
從消費類型上分析,其中商品類投訴4464件,占總投訴量的75%;服務類的投訴1190件,占投訴總量的20%;其他298件,占投訴總量的5%。2013年度的各類投訴與2012年同期相比,都有不同程度增長,這組數據也說明了消費者對商品質量、服務精細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對商家也提出了考驗。
從消費主體上分析,其中城鎮消費者占投訴消費總量的91.6%,是消費投訴中的主力軍,這說明城鎮消費者維權意識強于農村消費者。
商品類投訴前五位分別是:家用電子電器類、日用百貨類、家用機械類、食品類、建材類。服務類投訴前五位分別是:居民服務、電信服務、餐飲服務、郵政服務、旅館服務、互聯網服務。
通訊產品、預付卡消費傷人不輕
去年,質量投訴仍居榜首。5952件投訴中,涉及質量類有5297件,涉及率高達89%。究其原因,有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質量要求提高了,消費者不再滿足過去能吃能用的標準,追求吃好穿好;在服務方面,除了滿足基本要求外,還對服務水平、態度、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去年,受理通訊產品的投訴案件2202件,同比增加了6.1%,占投訴總量的37%。主要問題表現在:質量問題影響正常使用,如手機自動關機、頻繁死機等;消費者對手機質量鑒定結果不信服、不認同;售后服務不到位。
預付式消費打著實惠的旗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但由于信息的不對稱和消費者的善良,付款后消費者便處于被動地位,受騙上當之事常有發生。去年,共受理預付式消費投訴559件,主要集中在服務類,占服務類總數的47%。
此外,洗染投訴高居服務類投訴榜首。全年洗染服務的投訴達892件,占投訴總量的15%,同比增加26.3%。
交通工具、房地產投訴占比越來越大
去年,受理交通工具類投訴1548件,占總投訴量的26.01%。此類投訴與我市私家車的普及提高有一定的關系,大多集中在汽車消費上,涉及爭議金額比較大。主要問題集中在汽車的質量上,如新車經過多次修理均不能徹底解決問題;還有預訂中的各種貓膩,“定金”與“訂金”的一字之差讓消費者遭遇購車容易提車難,車險理賠中暗含的“利益鏈”等。
另外,消費領域的維權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和趨勢,消費者維權從單打獨斗走向了集體維權時代,這一點在對房地產公司的投訴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如涉及面積不足、墻體開裂、擅自變更規劃設計、虛假廣告及物業管理等問題,消費者會聯合起來集體投訴。不過,在房地產投訴呈井噴狀增長階段,如何化解糾紛,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已成為一個難題。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