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行理財品重返債市 明確乙類戶身份加大透明度
央行近日向16家商業銀行下發《關于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有關事項的通知》,不僅成為銀行理財產品得以重返銀行間債市的標志,更為重要的是,央行首次發布的此項關于銀行理財產品投資債券市場的規定細則,對于整頓銀行理財資金池運作模式及利益輸送問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去年4月份,一場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整肅風暴,令銀行理財產品在銀行間債市開戶一度暫停。央行近日向16家商業銀行下發《關于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不僅成為銀行理財產品得以重返銀行間債市的標志,更為重要的是,央行首次發布的此項關于銀行理財產品投資債券市場的規定細則,對于整頓銀行理財資金池運作模式及利益輸送問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明確乙類戶身份
此次《通知》明確要求,銀行理財產品應直接進行債券交易和結算。這一規定不僅意味著央行重新放行了銀行理財產品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更具意義的是明確了其乙類戶的主體身份。
銀行間債券市場結算成員傳統意義上分為甲、乙、丙三類賬戶。甲類戶為具備債券結算代理或交易資格的商業銀行;乙類戶一般為信用社、基金、保險等可以直接開展債券結算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丙類戶為需要委托結算代理人辦理債券結算代理業務的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其中,甲類戶和乙類戶可直接入市交易結算,而丙類戶因不能夠直接參與債券交易,必須通過甲類戶代理交易和結算。在此之前,銀行理財產品有相當一部分是以丙類戶的身份存在于債券交易市場。而去年4月主要針對于丙類戶違規交易的債券整頓風波,使得包括銀行理財在內的一系列銀行間債券新開賬戶交易暫停。
“《通知》明確了銀行理財產品進入債市的乙類戶身份,提升了理財產品的法律主體地位,并同時具有規范理財產品債券投資行為的意義。”業內人士表示,此前銀行理財產品通過開設丙類戶或走券商、信托公司的通道買賣債券,這種私下通道交易造成資金走向不透明。將這部分資金全部納入可以自營的乙類戶,一方面使得理財資金的法律地位更加明晰,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通過加強資金運行的透明化更有效地規范市場。
強調“一一對應”整肅資金池模式
根據《通知》,符合要求的管理人可以申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開設理財產品債券賬戶。條件包括必須熟悉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相關法律和制度;并且具有專門的理財投資管理部門,并與自營部門的資產、人員、制度等完全分離,以及業務操作中前、中、后的完全分離;交易前臺、風險控制、清算結算后臺完全分離;同時按照成本可算、風險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則開展理財投資管理業務,實現每只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標的物)的對應,實現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通知》的這一系列規定延續了去年以來銀監會清理整頓銀行理財產品資金池運作模式的監管要求。
去年3月,銀監會8號文就曾明確提出,商業銀行應實現每個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標的物)的對應,做到每個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通知》明確要求一個銀行理財產品一個交易賬戶,令理財產品資金的債券交易首先實現了嚴格意義上的獨立核算,對防止利益輸送、提高理財產品透明度具有進一步的規范意義。
同時,民生銀行發布研究報告稱,作為8號文的延續,此項規定是理財產品單獨建賬一一對應的配套措施。這些循序漸進的步驟都旨在建立不同理財產品間風險隔離的基本保障,避免銀行將理財資金與自有資金混用,同時也避免不同理財產品資金之間混淆,防止銀行理財資金錯位錯配可能引發的各種風險。
引導向獨立第三方托管轉型
去年5月,中債登要求商業銀行停止各家銀行的同行自營戶和理財戶之間的交易,這一要求也再次在《通知》中得以強化。此次《通知》明確規定,管理人的自營債券賬戶與理財產品債券賬戶之間,以及同一管理人管理的不同債券賬戶之間不得進行交易。
業內人士分析,按照這一要求,同一管理人的不同理財產品之間的債券交易和資金拆借行為將被徹底杜絕,由此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絕關聯交易,防范出現跨市場金融風險。而對于銀行而言,則意味著今后每個理財產品都需要獨立地做好流動性管理的工作,這將增加銀行理財產品管理的難度。
值得關注的是,《通知》還提到,申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開立債券賬戶的理財產品,應以單只理財產品的名義開戶,但理財產品由非本行的第三方托管人獨立托管的,也可以理財產品系列或理財產品組合的名義開戶。業內專家分析,央行此次正式引入第三方托管概念,并給予明顯便利的政策傾向,其意在打破銀行自托管帶來的監管困局,引導銀行理財向獨立第三方托管發展。
此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為了獲取托管費收益以及方便與自營交易結算,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是以自家銀行為托管方的形式運行。然而,自托管卻造成了防火墻的虛置問題,對實現理財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形成了阻礙。因此,第三方托管也一直是行業所呼吁的方向。按照這一規定,銀行作為理財產品的直接管理人,需要在銀行間市場新開設若干債券賬戶,以達到每個理財產品對應一個債券賬戶的要求。這無疑將大大增加銀行理財業務的工作量。而《通知》通過引入第三方托管概念,并明顯從開戶上給予了更為便利的政策支持,將促使銀行出于盡可能降低自身工作量的考慮,從自托管向第三方托管轉型發展。
另外,業內人士認為,第三方托管將助推銀行更多地推出開放式理財產品,從而避免頻繁新開戶的麻煩。然而,由于交易結算及資金清算分屬不同部門,開放式理財產品的增多,勢必會增加自托管的成本,此舉同樣具有倒逼銀行理財向第三方托管轉型的效果。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