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簡簡單單四個字幾乎涵蓋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排在“老末”的行卻變得越來越重要。
對有著600多萬人口的臺州來說,情況同樣如此。
全市90余萬輛的機動車保有量,主城區連續5年超10%的機動車增長率……臺州的“堵局”正在形成,堵車更堵心。
去年,乘著全省刮起的一場“治堵風暴”,臺州大刀闊斧地整治存在已久的這個“城市病”。
在今年的市“兩會”上,“治堵”依舊是人大代表口中的“熱詞”。“堵局”怎么破,臺州的治堵之路該怎么走?許多市人大代表不斷提及的一個觀點就是:大力發展城市公交。
讓市民“愛”上公交,讓公交自身更具“魅力”
采訪對象:市人大代表、玉環縣紅印機械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潘輝平
這兩天,潘輝平一直在認真翻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其中一段話引起了他的注意——
“2014年,政府要辦好的十方面民生實事中,提到要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公交分擔率提高3個百分點。”
這恰好和潘輝平帶來的議案相契合,他感到自己提到了點子上。
“去年,臺州在治堵上確實下足了功夫,各項考核進度都居全省前列,出行也便捷了不少。”潘輝平說。
不過,他認為要想根治這個“城市病”,最終著力點還是要放到發展城市公交上。
現在,國際上很多大城市的公交分擔率都在30%以上,也就是說大部分居民出行都要依靠公交,而臺州目前的公交分擔率還不及大城市的三分之一。
怎么才能提升公交分擔率呢?潘輝平認為要不斷增加公交車數量,增加公交專用道,合理分布站點,比如去年的公交“108計劃”(新增100輛公交車,開通8條公交線路,實現市區萬人公交車擁有率8標臺)。
“當然僅僅有硬件上的保證還遠遠不夠,關鍵是要讓老百姓真正喜歡乘坐公交車。”潘輝平說,交通配套設施可以通過政府推動、資金投入來解決,可是政府不能強迫老百姓選擇出行方式,所以只有讓公交自身更具“魅力”。
他建議交通部門應該發展智慧公交,例如開發手機軟件,讓市民通過手機就能快速了解每一輛公交車的動態,此外還要大力提升公交的服務質量。
“要知道一輛公交車的運力相當于十幾輛小轎車,如果公交變得便捷了,市民愿意選擇公交出行,道路擁堵問題就能緩解不少。”潘輝平說。
市區公交加快“合家”,城際公交建設可以啟動了
采訪對象:市人大代表、椒江區高級人民調解員葉習義
市人大代表、路橋區路橋街道人峰社區黨總支書記蔣冬蕓
在發展公交方面,蔣冬蕓同樣認為還要不斷提速再提速。
“就拿路橋來說,城區道路本來就有限,不管怎么拓寬、修建新路都趕不上機動車的增長速度。”蔣冬蕓說。
不久前,臺州成立了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目標是將三區的公交整合在一起,這讓蔣冬蕓看到了臺州形成“大公交系統”的希望。
因此,今年她帶來的議案就是要加快三區公交的融合速度,“公交集團可千萬不能光有空架子,必須盡快完成股權收購。”
蔣冬蕓說,公交本就是“虧本生意”,政府每年都應該加大投入。
作為歷年的“議案大戶”,葉習義并不滿足于市區公交的統一,在他帶來的13個議案中,有一個是加快開通城際公交車的建議。
“椒江章安街道到現在還沒有直達路橋的公交車,三區內出行都不方便,更別說三區到臨海、溫嶺等地之間長期存在的違法營運現象了。”葉習義說,臺州是一個組團型城市,近年發展下來,各地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是時候啟動城際公交建設了。
今年3月前,三區公交有望完成融合
昨天,記者把代表們對于臺州公交的這些期待和建議轉達給相關部門,得到了一些回復。
臺州公交集團負責人俞宏說,集團成立后,在政府的主導下一直積極和三區的四家公交公司協商,爭取盡快完成整合收購。
目前,椒江和黃巖兩地公交公司收購方案基本確定了,預計今年春節前就能完成,路橋區可能要等到今年3月。
雖然三區公交還沒有真正實現融合,但一些便民措施已經在實施,例如開通了全市首條社區巴士線,“兜兜公交”上線,讓市民可以掌握多條公交線路和營運車輛的實時信息。
俞宏說,今年公交集團還會繼續加大投入,讓市民出行更便捷。
根據省治堵部門下達的考核任務,今年臺州在公交分擔率上要提高2個百分點,不過臺州在這一基礎上多加了一個百分點。
“別小看這一個百分點,影響的是數萬人的出行習慣。”臺州市治堵辦專職副主任陳才彪說,這次“自我加負”就是要奮起直追,既是清理欠賬,也是為治堵下劑猛藥。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