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樓市調控市場化改革元年的2013年,房地產市場經歷了近年來最大的一輪繁榮。2014年,在市場化改革大幕下,房價會否繼續2013年的“高歌猛進”?
房地產稅加速推進
2014年,對于房地產市場的調控,首先想到的當屬“房地產稅”。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此外,三中全會關于財稅改革的表述,以及近期國務院決定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多種跡象表明,房地產稅推出的步伐會加快。
稅制改革之前必不可少的環節是完善法制。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日前表示,要加快房地產稅立法,減少房產建設和交易環節稅費,增加保有環節稅收,配套推進清費立稅。同時,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也表示將加快“房產稅法”立法。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對當前房地產市場而言,最有可能直接推進的是房產稅試點擴圍。“2014年,在建立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的基礎上,房產稅擴圍勢在必行,今后通過稅費等經濟手段調控房地產將更突出,以稅費手段改變市場需求結構,使房地產市場回歸自住屬性,步入相對健康的發展軌道。”
業內人士分析,房地產調控或將以“重稅收、輕管理”的思路展開,成為2014年樓市調控的主要手段。若房地產稅一旦征收,力度、規?赡軙艽,特別是擁有多套房的炒房客,將大大增加持有和交易成本,對于高端戶型和異地購房有較大的影響。
浦江中國地產顧問機構市場研究總監梅水雄說,今后房地產市場調控將會更多使用稅費等經濟手段,不動產登記、住房信息聯網等配套制度將會陸續出臺,科學長效的調控機制將堅持“去投資化”,促進樓市回歸健康軌道。
土地市場或先揚后抑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40個主要城市的土地成交額高達14707億,比2012年上漲了45%。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均創年度土地成交紀錄,北京成交額突破了1800億元,上海更是接近2200億元。
如何既保持合理的供地規模,又抑制住土地成交熱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特大城市要注重調整供地結構,提高住宅用地比例,提高土地容積率。
張宏偉認為,在新的政策環境下,今年各大城市都會加大土地供應,而一線城市“人多地少”、供求關系緊張的矛盾未根本改觀,二線城市由于市場成長空間較好,且調控政策相對寬松,開發商對各類城市的優質地塊都會展開爭奪,土地市場的火熱情形還將持續,“地王”不可避免。
克爾瑞研究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預測,今年土地市場將呈現“先揚后抑”走勢。上半年各地推地熱潮持續,土地成交也延續良好局面。隨后,土地成交量增長勢頭將有所放緩,一方面由于房企土地儲備逐漸飽和,拿地積極性消退,另一方面,融資環境將有所收緊,開發商資金壓力增大。
調控將突出地方特點
專家認為,市場化改革和長效機制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2014年“限購、限貸”等措施仍將存在,“房價控制目標、限價、限簽”等則可能逐步淡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表示,我國房地產市場有明顯的區域性,北上廣等地的房價很高,但一些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因此,未來房地產市場調控或更多地考慮地區差別,給地方政府比較大的自主權,將調控任務和責任下放給地方政府。
“行政色彩強烈的調控措施在不同城市將出現分化,部分手段將逐漸退出市場。”武漢一位資深房地產企業主告訴記者,三中全會已經明確提出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作用的改革方向,房地產市場亦不例外,調控將更加重視發揮市場作用,政府轉向履行保障房的建設和分配職能。
中國銀行發布的宏觀經濟金融展望報告指出,2014年,貨幣政策走向、調控政策加碼及房產稅等改革的推進速度將成為影響房地產短期走勢的關鍵因素。預計房地產市場仍將呈現平穩增長態勢,增速會有所放緩,房價上漲繼續分化,不排除房價下跌城市數目進一步增加的情況。
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預計,2014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將是“高位震蕩、逐步降溫”的態勢。上半年將延續2013年下半年的態勢,多數供應指標繼續增長,但成交類指標增幅繼續回落;下半年行業整體上有所降溫,成交量和價格將趨弱。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