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高波 通訊員 徐洋)在天臺城區,大小馬路市場共有16處,它們主要分布在主次街路人流密集的地段,給市民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也給城市的容貌和環境造成了諸多影響。從10月10日開始,天臺行政執法局會同公安、工商、衛生和街道等多個部門,在天臺縣政府統一部署下,開始集中整治馬路市場,天臺城區9條嚴管街路范圍內所有馬路市場,都被列入了集中整治“黑名單”。
要想保持長效
多給攤販找出路才是關鍵
據了解,在天臺眾多馬路市場中,環城東路和后洋朱馬路市場,因其歷史久、規模大,市容影響嚴重,一直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在此次集中整治行動中,執法局針對實際情況,以徹底整治和規范為目標,堅持一手抓依法取締,一手抓合理疏導。通過前期宣傳,使大多數攤販認識到馬路市場的危害性,自覺予以配合。
近日,在環城東路和后洋朱馬路市場,原本混亂、擁堵的現象已不復存在,街路重新恢復了有序、潔凈的情景。多名執法人員正在附近的街巷里,督促固定店家整改門前占道經營。
“目前此處擺攤的商販們,基本都已進場入室經營。”馬路市場所在轄區中隊負責人陳堅斌告訴介紹,該處馬路市場取締后,考慮到如不能及時給攤販提供合適的經營場所,可能會在其他地方出現新的馬路市場。為此,中隊及時將這些攤販疏導分流至執法局建設的金盤路農貿市場。陳堅斌說:“要想保持長效,多給攤販找出路才是關鍵。”
疏堵結合
走出“治理—回彈”怪圈
“市場給我們安排了攤位,免費提供水、電使用。”在金盤路農貿市場,幾位來自原環城東路馬路市場的攤販表示,去馬路市場經營其實也是迫不得已。因為做著小本生意,無力承擔中心農貿市場等固定市場的高額租費。經營水產的張師傅說,現在只要在市場里規范經營,再也不用像往常在馬路市場那樣,老是被管理人員驅趕,也不必經受風吹日曬和雨淋的辛苦。
據了解,目前天臺馬路市場整治已經接近尾聲,基本取得預期成效。針對以往馬路市場整治后,經常性出現回潮反彈現象。為了走出“治理—回潮—治理”的怪圈,該局著重抓好后續長效監管,每個馬路市場都安排一定的力量,采取定人、定崗,全天候蹲點監守。明確要求一旦發現有回潮、反彈跡象或有新的零星攤點出現,立即予以疏導分流處理,盡量將苗頭遏制在萌芽狀態,確保轄區市容環境衛生常態化,真正讓馬路市場還路于民。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