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執法人員正在取締一家無證餐飲店。記者 陳 霜 攝
記者 王 茜 陳 霜
10月14日午夜至10月15日凌晨,本報記者兵分四路,蹲守椒江、黃巖、路橋和臺州經濟開發區的背街小巷、馬路市場、網吧等地,報道了我市創國衛工作過程中的一些亮點和難點。
近日,我市各職能部門針對這些難點,出臺了整治方案。對于“多城同創”中的一些“老大難”問題,我市將采取盯牢看死、嚴管重罰、教育勸導相結合的方式,一一予以攻破。
市同創辦、市行政執法局
“零點行動”和“清晨行動”:
讓“午夜老鼠”無處遁形
對于午夜后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流動攤販,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副局長陳曦也很無奈:“相對于這些小攤販,我們的執法人員數量畢竟是有限的。在正常工作時間的基礎上,我們的執法時間已經延遲到晚上12點了。但是如同貓捉老鼠,12點一過他們又出來了。”
為了打擊這些“午夜老鼠”,市行政執法局已經出臺了方案,將聯合其他職能部門推出“零點行動”和“清晨行動”,在午夜和清晨7點鐘左右開展突擊檢查和執法。
基礎設施不完善也是造成執法困難的一大因素。陳曦認為,馬路市場反彈的一大原因就是自產自銷的菜農無處賣菜。他希望,在執法部門“堵”的同時,相關單位也要“疏”,能提供專門的場所給菜農。
“任務重、要求高、人手緊,我們的執法也面臨著不少困難,不過我們最缺少的還是市民的理解和支持。”陳曦說,市民的素質提高了,門前三包的問題就能得到有效解決。
對于“多城同創”中的這些“老大難”問題,市同創辦宣傳處處長王正多認為,只有采取盯牢看死、嚴管重罰、教育勸導相結合的方式,從制度上給打“時間差”和“陣地戰”的小攤販們念念“緊箍咒”,才能攻破這些難題。
市食藥監局
100%持證行動:
給臺州經濟開發區餐飲店戴上“緊箍咒”
昨天下午2點,市食藥監局的“拔釘行動”開始了。一個下午,臺州經濟開發區東海大道、商業街、前丁小區等地的13家無證餐飲店被取締。本周,剩下的38家無證餐飲店將全部被取締。
在我市,無證餐飲單位的數量眾多。無證餐飲單位,大多衛生狀況非常差,長期占道經營,房前屋后臟亂不堪,且從業人員沒有健康證,更談不上有食品原料采購索證索票、進貨臺賬等管理制度。
“無證小餐飲的整改難度非常大。往往是這邊剛改好了一批,那邊又冒出一批孬的,這里面有死灰復燃的,也有新開無證的。還有一些臟亂不堪的小餐飲店,藏在小巷子里,要把他們一家家地找到取締。”市食藥監局稽查支隊副支隊長黃明說,經過幾個月的整治,市區餐飲店持證率大大提高。以臺州經濟開發區為例,截至10月21日,餐飲店持證率達到了96.7%,經過本周的“拔釘行動”,將基本達到100%。
下階段,我市將繼續重拳打擊無證餐飲,鞏固提升有證餐飲的“美化、潔化、序化”水平,守衛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市愛衛辦
除“四害”行動:
讓“小強”等遠離生活
“四害”是指老鼠、蚊子、蒼蠅和蟑螂。上一次的夜訪中,午夜城市街角的垃圾堆中,它們的身影,時不時會閃現。
“近年來,市民除‘四害’的意識是越來越強了,但是,‘四害’的預防除滅現狀不平衡,防蠅防鼠設施不到位,特別是一些小餐飲。”市愛衛辦主任金暉說,“除‘四害’,光靠衛生部門的工作人員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人人都行動起來,從小細節做起,才能減少‘四害’孳生。”
“一般來說,市民首先要加強孳生地的清理,垃圾也要做到日產日清,防止蚊子、蒼蠅的孳生。其次要完善防蠅防鼠設施,比如紗門、紗窗等。”金暉說,在這些預防的基礎上,再選用必要的化學藥物進行綜合除滅,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通過省級滅蠅先進城區考核,是我市申報國家衛生城市的先決條件。下階段,我市將堅持“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原則,做好農貿市場、飯店、賓館、小餐飲、醫院、車站、公廁、垃圾箱、垃圾中轉站的滅“四害”工作,清除“四害”孽生地,降低“四害”密度,確保“多城同創”除“四害”工作達標。
市民監督員聲音
“給馬路市場里自產自銷的菜農,
提供合法的賣菜場地”
椒江區第八屆、第九屆政協委員堵傳興
馬路就是馬路,怎么能拿來當菜市場?就馬路市場問題,我們也曾專門做過調研,半夜霸占馬路賣菜的大多是自產自銷的菜農。因為他們有需求,所以怎么趕也趕不走,成了“多城同創”的頑疾。
現在,我們已經將這一問題反饋給政府部門了,椒江區政府也在著手規劃解決椒江的自產自銷菜農賣菜場地。相信不久的將來,這個問題能得到有效緩解。
與此同時,我建議市民居住的小區里或者周邊能多設立一些小型的蔬菜超市,讓老百姓買菜方便一些。
“‘門前三包’責任書簽訂后,管理得跟上”
椒江區白云街道云健社區第二黨支部書記陳舜礎
對于“門前三包”問題,行政執法部門推出了與店主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這一措施。我看,責任書大部分商家都簽了。可是簽了之后,亂倒垃圾被處罰的仍然不多,《門前三包責任書》也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效力。
我希望《門前三包責任書》簽訂后,行政執法部門的監督檢查能跟上,加大打擊力度,同時配合市民監督員的勸導,提高市民和商家的認知水平。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