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環保公廁、裝交通流量監測儀、地下管線用“共同溝”……
本周,本報繼續邀您為新城發展出謀劃策
記者 陳 霜 通訊員 陳利軍
在臺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東部新區,61.47平方公里的空地要全部從頭規劃,造一座濱海新城。
城市是給市民生活工作休閑的空間,而如何規劃,生活在這兒的市民最有發言權。上周,本報聯同臺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規劃管理處、臺州影視文化頻道,向市民發出邀請,征集新城規劃的好點子、好建議。
一周來,我們分新城全景概況、民生宜居指數、產業發展優勢3塊,為市民介紹了這座正在崛起的濱海新城,還組織熱心市民、市建設局老干部去參觀集聚區規劃展示館、集聚區工地等,了解集聚區東部新區的規劃情況。
更讓人欣喜的是,這一周里,我們收到了很多市民為新城發展出的“金點子”。
“東部新區在建設時,要造‘美觀、清潔、節水、節能、易尋找、足夠多’的公廁。在城市的道路邊,最好要有個明顯的指示路標,告訴市民公廁在哪里。”椒江的王女士打來電話建議。
學工程設計的喬先生發來了郵件。在他看來,東部新區要創建智能化的動態交通管理監控系統。“比如說,在道路上安裝交通流量監測儀器,這樣就能及時獲取各路段的交通流量信息。然后將數據傳回調控系統,系統在分析數據信息后,根據車流量的多少,可以及時調節該路口紅綠燈信號的時間配比,實現信號燈配時根據交通流量變化的自我調節……”喬先生的建議很“專業”。
臨海的婁先生則表示,市區道路上頻頻出現“拉鏈馬路”,挖了填,填了又挖,浪費了很多社會資源,也給周邊的群眾帶來了很多不便。他希望東部新區的地下管線,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能夠實現通信、供水、供電、燃氣、電信等的“共同溝”,讓道路上的“拉鏈”,只需要拉開一次就好。
這些建議我們都已經反饋給了臺州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工作人員。
如果你也有一個金點子,如果你也想參加知識問答活動,可以撥打本報熱線88060000或發送郵件至jjqghc@163.com,我們準備了精美的小禮品,期待你的參加。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