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和市場決定行業走向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部經理、醫藥品研究員郭凡禮說:深加工產品可謂在資源稀缺情況下應運而生。深加工能夠充分利用原草,并且可以進一步增加原草的附加值,珍惜每一根蟲草,將資源利用最大化,是深加工產業得以發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其次,冬蟲夏草深加工的發展是順應市場需求的必然結果,當下消費者對健康日益關注,對健康型產品需求量較大,深加工可以以規模優勢滿足消費者需求。此外傳統的使用方式耗時耗力,而深加工產品具有便捷、高效等特點,為主流消費群體所青睞。”郭凡禮說。
另外,可觀的經濟價值也會催生深加工產業的發展。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分子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張耀洲說“深加工往往是地區特色產業的必經之路。從最初的原始生產、銷售,再到深加工,可以帶動產業改革和升級,同時也可以利用資源優勢換取利益最大化。”
眾所周知,生長在青藏高原的青稞,千百年來只作為高原食物的代表而存在。然而當青稞作為產業走上深加工道路時,其所顯現的附加值遠遠超過本身的價值。
據西藏自治區某青稞深加工企業負責人介紹:一畝青稞,傳統產值最多在500-1000元,但是如果把它加工成麥綠素,β-葡聚糖,包括一些藥品的中間原料的話,目前比較保守的商業價值是每畝一萬元左右。
就冬蟲夏草而言,雖然近些年來價格不斷攀升,但原草所創造的經濟價值終究不抵深加工產品,其稀缺性注定了市場消費群體為主流高端人群。例如5X極草系列產品,380元一克的冬蟲夏草純粉壓制含片價格堪比黃金,然而高價格的背后是銷售市場的一派火熱。
產業升級面臨困惑
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副院長李少平表示,我國醫學對于冬蟲夏草的記載歷史悠久,過去,冬蟲夏草一直作為入藥藥材而存在,只是后來身價飛漲后才開始被單獨服用,其實冬蟲夏草是一個天然大處方,其深加工領域范圍也很廣。
李少平認為,目前的冬蟲夏草深加工還只停留在超微化物理研磨階段,并且是單一利用的階段,而冬蟲夏草的綜合利用才是發展深加工的精髓所在。
“人們知道冬蟲夏草是好東西,但往往不了解與其他藥材合成的復方制劑,會對某些疾病的治療產生更好效果,比單一服用蟲草更有針對性。”青海金訶藏藥館負責人袁栓寧說。
李玉玲說:“除了復方制劑,冬蟲夏草的真菌深加工也擁有廣闊的前景。真菌是冬蟲夏草的唯一的有效成分所在。在美國、日本等國家,通過蟲草提煉的真菌被廣泛應用在免疫制劑、保健品和食、藥品中,然而我國目前僅有四個制藥企業所生產的四種真菌產品。”
若要長遠發展,還需要開拓更廣的深加工領域。但無論研發還是生產,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對于少數擁有一定實力的企業可以實現,然而對于諸多小企業,是巨大的障礙。
“蟲草交易市場長久以來比較混亂,商戶大都"單兵作戰",小、散、亂企業較多,這樣的企業是沒有實力發展深加工產業的。”郭凡禮說。
玉樹州冬蟲夏草協會理事長格金·俄保才仁告訴記者,玉樹是品質最好冬蟲夏草的產地之一,許多從事從草經營的企業都有意向發展蟲草深加工,但苦于沒有資金和技術、科研專家的支持而無從開始。
“冬蟲夏草深加工雖已成行業趨勢,但并非意味著所有企業都要從中分一杯羹,相反,這是一個行業整合、規范市場的過程,大企業在控制原料、產品研發及銷售方面均具優勢,所以激烈競爭之下諸多小品牌退出是必然。”郭凡禮說。
對于眼下快速發展的冬蟲夏草深加工產業,李玉玲表示擔憂:發展深加工的初衷是珍惜資源、將資源最大化利用,但產業發展過旺是否會適得其反,造成資源被加快掠奪?
李玉玲認為,政府不應一味鼓勵企業投身深加工領域,國家相關部門出于資源保護和生態保護應出臺相關措施,一方面發展,一方面也要保護為數不多的蟲草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