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一車主沖著“提前三包”買了車,兩周后車子出現漏油現象,但商家允諾的“三包”卻失效了——
本報訊(記者 高波 通訊員 吳愷)9月初,家住臨海白水洋鎮的羅先生購入新車一輛,開了半個月,發現車子漏油了。在買車時,商家就承諾該車提前享受“三包”政策,但當羅先生要求退車時,商家卻表示漏油只是小問題,并不同意退車。
羅先生介紹,買車的念頭,自己已計劃許久,原本打算等10月出了“三包”政策再買。但商家承諾車子能夠提前“三包”,他也就提前下手了。兩周前,在路橋一家汽車4S店,因為導購員的一句“承諾提前三包”,羅先生當場下單,以16萬元的價格購買了一輛轎車。
車子開回家后,羅先生的新鮮勁還沒過去,車子卻出毛病了。羅先生急忙開回路橋檢修,經過售后測試,確定為車子機油濾芯出了問題。新車不到一個月就出現漏油問題,這讓羅先生很難接受,想到既然有“三包”政策,便向經銷商提出要求其履行提前三包的承諾——退車。但店方負責人表示,少量漏油并不是質量問題,維修之后仍能正常行駛。
“這是我第一次買車,付款前還特意多問了關于‘三包’的事情,銷售經理當時拿出了廠方的文件給我看,我才放心。現在想退車,怎么就變得這么難?”羅先生說。
無奈之下,羅先生求助了臺州消保委,也很快有了回應。
經當地消保分局工作人員了解到,該車廠家確實有發出提前“三包”的承諾,但是羅先生在買車時,沒有索要任何書面憑證,這讓維權變得被動。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調解,4S店提出免費三次保養作為補償,對此,羅先生也表示接受。
那么,在國家汽車“三包”未實施前,廠家承諾的“三包”,消費者是不是可以得到一樣的保護呢?
記者就此事咨詢了臨海消保分局,得到了肯定的答復。同時,消保工作人員還提醒消費者,購車時,車主需要注意保留“三證”:購車發票、三包憑證、平日里的保養和維修票據,車輛在今后的使用中一旦遇到問題,都需要根據這些憑證來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