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水稻禾苗快速生長與梅雨季交匯期,也是病蟲害易發多發和防治及禾苗追肥補肥重點關鍵期,連日來,溫嶺市箬橫鎮搶抓農時,充分利用植保無人機進行精準快飛防作業,將科技“羽翼”延伸至綠色防控、統防統治中,讓田間管理變得輕松高效、節能環保,助農降本增效。
“今天的天非常好,我們父子倆一人負責飛飛機,一人負責填裝肥料,促使這一方田的早稻秧苗都能及時‘吃好吃飽’氮磷鉀的‘飯食’營養。”6月9日,在箬橫鎮高浦岙村,種糧大戶林小青與兒子林康頂著烈日,相互協作,在短短半小時內,就完成了近30畝的飛防作業。
林小青今年種了1100多畝的早稻田。他介紹,這個季節的天,反反復復,或高溫悶熱或短時暴雨的,對禾苗的抗耐壓力是比較大的,而禾苗剛好進入到快速生長好時候,所以追肥增肥以提升其健康底子非常關鍵。
伴隨著一陣陣旋翼轉動聲,林康熟練地將無人機從地面飛到空中,沿著預定設置軌道勻速在田間飛航。“現在基本上沒有自然風,對施肥來說是難得的契機,我們飛1次就要用1包100斤的肥料,這些肥料都能通過機體下方的花灑均勻入田。”他介紹,像他今天這樣的環境下飛防,1天下來能夠輕松完成300畝左右。
搶農時就是保豐產。林小青坦言,這樣的效率讓他再也不擔心“天公不作美”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了,同時也讓自己“嘗”到了降本增效的喜悅甜頭。他算了一筆賬,人工施肥常規每日僅15畝左右,且工資成本非常的大。“而這么大的面積,要在短短幾天內完成,我需要請多少工人?而同行的都在田間管理,大家擠在一鍋里招人又能招到幾個?”他說,無人機解放了生產力,并且以勻速模式噴灑,降低了肥料扎堆營養不均而損禾根損土壤環境的問題,更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可謂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當前,田間病蟲害防治、追肥施肥對水稻禾苗生長都具有重要意義,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充分運用農業無人機飛防企業資源,一方面進行無人機調配,推廣無人機植保技術,另一方面及時發布田間管理信息,讓種糧戶們精準抓實田間管理措施,全力保障水稻禾苗健康生長。”箬橫鎮農業農村辦主任陳平說。
據統計,箬橫鎮今年早稻種植面積約4.8萬畝,單季晚稻也已進入到育供、移栽期,其中大部分都通過無人機進行飛防植保,所涉及的田間飛防進程有序,日均無人機出動量為20多架次,預計能在夏至前能完成一輪綜合植保管理。下一步,鎮里將持續深耕“科技+農業”模式,并結合“農業無人機飛防企業+強村公司”平臺,力爭年均培養“80后”“90后”主力飛防操作手20余名,切實讓科技“羽翼”飛入田間沃野,促使種糧大戶從“會種地”變身“慧種地”,助力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