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從“水窟塘”到“綠富美”這個“全國文明村”讓幸福看得見
2025年05月27日 來源: 文明黃巖

一幢幢花園小別墅,一條條康莊水泥路,一簇簇襲人鮮花,一張張幸福笑臉這里是臺州市黃巖區小有名氣的幸福村——南城街道山前村。“車到山前必有路”,這句本用以寬慰受困之人的俗語,在南城街道山前村卻有著更具象的注釋。多年來,山前村持之以恒推進“千萬工程”,村集體經濟收入從10多萬元增長到3500萬元,獲評“全國文明村”、“第七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從昔日“水窟塘”蝶變成如今的“綠富美”。

聚焦民生·建設和美鄉村新格局

晨曦初露,一幢幢匠心筑造的聯排別墅掩映于梅林之間,伴隨陣陣花香和一池鳴蛙,走進山前村,感受到的是美麗和閑適。很難想象,“三尺泥路是大道,腳踏石板兩頭翹,一場大雨浮泡泡”是山前村曾經的真實寫照。借助千萬工程的東風山前村黨委實施農房改造。20名黨員干部自掏腰包以個人名義為村集體貸款650萬元。讓108戶村民從“水窟塘”住進了“花園房”。更以“紅色+旅游+研學”模式,對抗戰時期中共黃巖縣委機關舊址山前陳列館進行數字化賦能提升、打造首個村級音樂噴泉,通過“微改造 精提升”利用閑置荒地著手打造“四季花海”,為村民們打造一個宜居、宜游的生活環境。

趁熱打鐵,山前村的產業型黨小組按照“建物業、辦實體、抓轉型、促發展”的思路,擴建菜市場,引進汽車4s店、物流基地,投資3.2億建成小微園區,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08年的89萬元突破至2024年的350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6.2萬元,推動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數字賦能·打造鄉村治理現代化

在山前村便民服務中心,最醒目的是一塊可觀全域的數字大屏。這是“未來鄉村數字化駕駛艙”,已實現村民生產生活全場景融入,村民只需一鍵呼叫,就能使用“三務”公開、村情上報等功能。截止目前,該平臺月使用量達300余人次,共解決了150多件村情報事。

除了“數字化”應用,在鄉村治理中,山前村還堅持“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每月定期召開月初“白搭會”、月中“議事會”和月末“詢問會”,通過把民說、民議、民評三個環節融入三個會中,實踐區域治理上的“全過程民主”。形成了“群眾利益想在前、大事小事議在前、紅色根脈守在前”“三個前”的秘訣,并實行“黨建+網格”治理模式,把“支部建在網格上”。

文化潤心·繪就文明共富新圖景

山前村充分挖掘本村“小小黃巖縣,大大土嶼府”深厚的人文底蘊,以文昌閣講堂、文化禮堂、紅色記憶館、張友仁紀念館、家訓墻、鄉村大使工作室為依托,構筑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宣講平臺,充分發揮維承傳統文化、弘揚現代文明、傳播正能量的重要載體作用。

村里連續7年舉辦了土嶼元宵節,開展“我們的村晚”、“春泥計劃”、“最美”系列評選活動,發揮區級鄉村文化大使“種文化”作用,以村歌“山前之歌”展現山前新風貌。依托文化特派員“藝繪山前·文化潤心”項目,聯合區美協資源優勢,設立寫生創作基地,創新開展各式藝術繪畫寫生活動,繪出最美山前。注重“一老一小”服務,建立學生四點半課堂和老年人居家養老中心,招募鄉村志愿者開展相關活動。一大批農村精神文明活動的實施,使得鄉村文明之花美麗綻放,文明新風撲面來。

激活發展“源動力”,跑出共富“加速度”。在山前村,以紅帶綠、以綠富民的良性循環已然形成,正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和美的方向闊步邁進。

標簽: 水窟塘;山前村;村民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楊群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