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長三角枇杷高質量發展交流會在杭州市臨平區隆重舉行。其中,我區選送的臺州市黃巖惠農果蔬專業合作社的“白玉”枇杷,在眾多枇杷中斬獲“長三角十佳精品枇杷”和“2025浙江好枇杷”金獎雙項榮譽。
本次活動由浙江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和安徽省特色農業管理站等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種植業推廣部門共同主辦,三省一市農科院共同協辦。
活動吸引了來自三省一市的23個地市30個縣市區的63家主體參會,共選送85個樣品參選。經過專家組對果實外觀、內在品質、包裝設計等多方面的綜合評選,推選產生“長三角十佳精品枇杷”10個、“長三角枇杷金獎”16個、“2025浙江好枇杷”金獎10個。
黃巖枇杷為何能在浙滬蘇皖四地眾多優質枇杷中脫穎而出?一起來看↓↓↓
黃巖枇杷種質豐富,含紅沙、白沙,主栽品種有軟條白沙、寧海白、大紅袍、洛陽青等。紅沙系代表品種(洛陽青、大紅袍)果皮橙黃、果肉厚多汁;白沙系(軟條白沙、寧海白)果肉乳白、口感細膩。栽培歷史可追溯至宋代,明萬歷年間已有規模化種植記載,1980年代產量占全國42%,1982年以縣為單位居全國首位。
如今全區枇杷種植面積達2.8萬畝,年產值超1.2億元,形成江口、院橋、嶼頭等十大規模化生產基地,配套冷鏈物流與交易市場,依托大型食品加工園區,年加工枇杷超萬噸,開發糖水罐頭、果酒、果醬等20余種深加工產品。同時結合山水資源與紅色文化,打造北洋、沙埠等農文旅融合線路,延伸出觀光采摘、文化體驗等多元消費場景。2011年黃巖枇杷榮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黃巖被授予“中國枇杷之鄉”榮譽稱號,品牌價值持續提升,成為全國枇杷產業的品質標桿與創新典范。
下一步,我區將繼續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效益為中心,緊緊圍繞產業所需、農民所盼,在品種改良、品質提升、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推進枇杷全產業鏈條高質量發展,著力將地方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把“金果果”變成富民強區的“聚寶盆”。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