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望遠鏡遇上輪椅少年,當垃圾分類混搭海事雷達,一場打破次元壁的助殘實驗在東海之濱上演……5月18日全國助殘日前夕,玉環市把海洋變成“無障礙游樂場”,讓7名殘疾少年用硬核方式打開志愿者新皮膚。
這場由臺州海事局、共青團玉環市委、玉環市殘聯、玉環市海上青少年宮等多家單位舉辦的“今天,我是海上志愿者”助殘公益活動,當天在玉環海上青少年宮及周邊海域、沙灘開展。
本次活動以“海上志愿實踐”為核心,圍繞“弘揚’平等、融合、共享’價值理念和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主題,旨在提升殘疾青少年能力,推動“殘健共融”,活動吸引了玉環、仙居“山海助殘項目”7名殘疾青少年參加。
在職業初體驗環節,玉環海事處Z世代宣講員和中國石化浙江石油玉環應東油庫工程師展示救生衣、油庫安全監測儀等工作裝備,并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職業日常,傳遞“每個崗位都需要多元人才”的理念,讓殘疾青少年對不同職業有了初步認知,拓寬了他們的職業想象。
在海上巡邏體驗環節,殘疾青少年化身為海洋守護者。海事宣講員悉心指導他們使用望遠鏡觀測海面、記錄巡邏日志,并借助語音輸入、圖像識別等輔助工具,模擬“發現海上漂浮物”的應急處置流程。“這一過程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更讓他們感受到守護海洋的責任與使命,增強了團隊協作意識。”海事宣講員歐陽修說。
最野的當屬沙灘"清道夫"大戰——殘疾青少年與健全志愿者混編分組,手持環保夾、分類垃圾袋,共同清理沙灘垃圾。在合作中,他們打破了與健全群體的隔閡,建立起平等互動模式,在踐行綠色責任的同時,收獲了友誼與成就感。
此次活動以海洋為課堂,殘疾青少年以“志愿者”“守護者”“探索者”的身份主動參與,打破了“特殊化”標簽束縛,真正實現了從“受助者”到“行動者”的轉變。正如他們所說:"今天終于不是被浪推著走,而是我定義了自己的潮汐。"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