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隨著“三航樁22”打入一根長84米的鋼管樁精準釘入海底巖層,由國內首艘自主研發的110米旋轉式打樁船亮劍東海,助力臺州灣陸島聯動綜合碼頭工程項目建設。
“三航樁22”由中交三航局、中交租賃投資,上海振華重工建造。作為我國自主設計、建造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首艘旋轉式打樁船,該船填補了我國旋轉式打樁船領域的空白,被稱為“國之利器”。本次也是該輪去年上水后,首次進入施工。
“三航樁22”船體長達99米,寬34米,深7.2米,滿載時吃水4米,樁架高聳入云,達110米,能夠應對150噸重的沉樁任務。船上配備的起重機吊重能力驚人,最大可達800噸,相當于一次性可舉起160頭重5噸的非洲象。有效沉樁深度可達95米,加上當前水深,最大植樁外徑為3米,而通航高度則被精心控制在47米以下。
這艘非自航船舶在沉樁效率和能力上,相比傳統的變幅式打樁船有了顯著提升。它對運輸船的靠泊要求更為寬松,通過靈活的回轉方式調整船身姿態,大大縮短了沉樁作業的時間。更為先進的是,它的臂架可以折疊,這意味著它還能承擔老舊碼頭改造補樁的新任務。
“三航樁22”適用范圍廣泛,無論是近海、沿海還是遮蔽海域,都能進行高效的打樁作業和拖航調遣。
“有它助戰,綜合碼頭工程項目建設將按下快進鍵。”臺州灣陸島聯動綜合碼頭工程海上沉樁共824根,最長88米,需穿透兩層砂層。由于臺州灣水域氣象水文因素制約,海上沉樁作業面臨海風、海浪以及水下暗涌影響,影響打樁精度,必須用大型打樁船。“以前一天最多只能打5根沉樁,少的時候甚至一根也打不了,如今有了‘三航樁22’加持,每天增加7根。預計到年底前,工程有望由水下施工全面轉入水上施工階段。”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為確保施工安全,臺州海事部門主動作為,科學構建通航保障體系,高效服務船舶安全入場,全面保障船舶有序施工。同時,督促施工方制定臺風應急預案,確保極端天氣下價值過億的工程船舶安全。
臺州灣陸島聯動綜合碼頭是2024年浙江省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重大建設項目,也是臺州灣新區向海圖強的里程碑。項目建成后,將形成5個2000噸級通用泊位,2個2000噸級滾裝泊位,2個1000GT、1個500GT客運泊位,設計貨物年吞吐量約630萬噸,旅客年吞吐量約60萬人次。同時,前往大陳島的時間將從原來的兩個多小時縮短至半小時。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