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今年,臺州防汛防臺抗旱準備工作這樣干!
2025年03月01日 來源: 臺州市人民政府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

一、兩大核心任務

(一)全面做好防汛備汛。縣、鄉、村各級全面做好防汛備汛工作,落實落細組織指揮體系、責任體系、預案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隊伍和物資保障體系、基層防汛防臺體系、防汛防臺能力提升行動、防汛防臺標準化鄉鎮(街道)等重點工作。

(二)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加強整治和閉環管理,全力抓好風險防范化解。突出重點,做好小流域山洪、山塘水庫河網、地質災害、海域、交通、安全生產、城市內澇和城市安全運行、文化旅游等8個領域的風險隱患排查和受影響人員的摸排。

二、防汛備汛重點工作

(一)縣級

1.防汛防臺工作納入政府考核或領導班子職責,落實“縣領導包鄉”防汛包保責任。

2.完善并高效運行“1833”聯合指揮體系、預警叫應和響應聯動等機制。

3.推進防汛防臺能力提升行動。

4.建設完善臺風洪澇災害監測預警體系。

5.維護更新防汛防臺指揮要素圖。

6.建立防汛責任人培訓制度,落實防汛防臺履職培訓。

7.部署開展防汛防臺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

8.根據儲備標準,加強防汛防臺物資、設備儲備。

9.建立應急力量統籌協調機制,分類制定搶險救援行動方案,細化明確救援任務、力量部署、組織指揮、處置流程。

10.根據實際情況組織開展防汛防臺抗旱應急預案、專項預案和部門預案修訂,組織開展預案演練。

11.其他。

(二)鄉鎮級

1.完善防汛工作制度,建立鄉(鎮、街道)領導包片、干部駐村、值班值守、風險隱患排查巡查等制度。

2.開展基層防汛防臺體系的長效管理。編制基層防汛防臺體系提能升級工作方案,列出任務、責任、時限“三張清單”(限列入民生實事建設內容的73個鄉鎮)。

3.修訂鄉級防汛防臺應急預案,編制更新鄉級防汛防臺工作手冊和指揮要素圖。

4.建立鄉級“8個重點領域”風險清單,明確整改主體責任、措施、時限,將隱患排查整改情況錄入基層防汛系統,并實行動態管理。編制高風險區和隱患點“一點一策”,并規范設置風險警示標識標牌。組織開展巡查排查。

5.建立防汛責任人培訓制度,落實鄉村兩級防汛責任人、高風險區群眾警示教育和新任防汛責任人崗前培訓等。

6.按照“六個百分百”要求建立健全人員安全轉移制度。在行業部門指導下,定期開展風險區受影響人員排摸復核,編制人員梯次轉移方案,包括人員轉移清單、極端情況下擴面轉移清單和重點人群(老、弱、病、殘、孕等)“一戶一策”方案等。

7.建立防汛責任人、高風險區受影響人員預警對象清單,健全預警信息分級分類傳遞機制,明確在不同預警等級下的預警責任人、預警對象、傳遞方式、時限要求。建立直達村(社區)的高等級預警叫應叫醒機制,明確叫應對象、叫應內容、反饋要求。

8.鄉鎮(街道)綜合應急救援隊伍配備個人安全防護裝備,汛前開展1次裝備點檢、人員整組,以及不少于1周的專業訓練,針對轄區主要災害風險,按照“一場景一方案一打法”要求編制救援行動方案。

9.按照《浙江省應急物資儲備參考標準(試行)》要求和轄區實際儲備應急物資、搶險救援裝備并做好管理維護,多災易災鄉鎮(街道)衛星電話配套組件、無人機、應急照明燈組全覆蓋。

10.加強避災安置場所的規范化建設管理,確保災害時期能夠轉移安置受災人員。

11.其他。

(三)村級

1.建立村級主要負責人為組長、村(兩委)干部和駐村干部為成員的應急工作組;建立責任網格清單,落實村干部包戶到人、村級防汛責任人和各類網格責任人。

2.明確監測預警、人員轉移、搶險救援等應急工作小組分工和村干部包戶到人工作責任。協助鄉鎮(街道)做好防汛防臺和搶險救災工作。

3.村級防汛責任人熟悉“246”等職責。掌握挖機等大型機械和衛星電話“2”機的使用和配備;掌握“四講一會”,做到依照防汛形勢圖講清責任體系、講清自身職責任務、講清預案方案關鍵要素、講清災情險情,會操作應急通訊、照明、救援等裝備等;遇“6問”抽查能有效應對。

4.掌握轄區風險底數,主動報告風險變化情況,落實風險管控措施。按照巡查排查制度開展隱患排查整治。

5.掌握轄區受影響人員底數,熟悉人員轉移方案,協助落實人員避險轉移安置和避災安置場所管理。

6.汛前更新村級防汛防臺形勢圖,并在村(社區)醒目位置公布。

7.明確準備轉移(Ⅱ級)和立即轉移(Ⅰ級)兩個階段應對措施;群眾轉移時做到“5要帶、4必走、3不回”。

8.多災易災村(社區)在“三大件”“四小件”全覆蓋基礎上,掌握挖機等大型搶險機械資源;村(社區)汛期衛星電話抽查回撥率100%。

9.組織開展宣傳、培訓和演練(或觀摩)。

10.其他。

三、重點領域風險隱患排查

(一)地質災害

1.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制訂情況。

2.各級各類地質災害防災責任人落實情況。

3.地質災害易發區內人口集聚區、旅游景區、農家樂和各類養殖場等生產經營場所、在建工程及臨時工棚風險隱患排查管控情況。

4.地質災害隱患點、風險區更新入庫情況。

5.地質災害專業監測設備安裝和運行維護情況。

6.地質災害風險預報預警系統、會商機制建設情況。

7.正在施工的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項目管理責任落實情況。

8.已竣工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管護工作責任落實情況。

9.其他。

(二)小流域山洪

1.山洪災害防御責任落實和動態更新情況,山洪預警、人員轉移等網格責任人落實及培訓情況。

2.縣、鄉、村山洪災害防御預案修編落實情況及應急演練情況。

3.山洪災害風險區劃定、防御對象到戶到人信息建立和復核更新情況。

4.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監測預警設施運行維護情況及現場標識標牌設置情況。

5.山區建房、修路、搭橋、蓋板等人為活動加劇山洪災害情況。

6.受山洪災害影響的房屋、涉水在建工程及臨時工棚、施工場所、宗教場所、養老場所、福利院、學校、醫院、景區、農家樂、民宿等管控情況等。

7.其他。

(三)山塘水庫河網

1.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應急預案(搶險避險方案)和控運計劃等編制報批情況。水庫“三個責任人”和“三個關鍵環節”、山塘巡查人員落實情況。

2.水庫山塘壩體、泄洪及放水建筑物、泄洪閘門及啟閉機電設備、應急備用電源等安全運行情況,溢洪道是否有阻礙行洪物等。

3.病險水庫山塘降低水位或空庫運行落實情況。

4.堤防海塘險工險段安全度汛措施落實情況。

5.在建水利工程和涉河涉堤工程度汛方案制定、人員培訓、預案演練等安全度汛措施落實情況。

6.阻礙河道行洪、束窄河道斷面、在河道內開墾及修建活動場所抬高河床河灘地高程情況。

7.其他。

(四)城市內澇和城市安全運行

1.城市易澇點、隧道、下穿立交(涵洞)、地下車庫、地下商超等風險隱患“一點一策”制定落實情況。

2.易淹易澇風險點各類責任人落實和履職情況。

3.房建、市政類在建工程度汛方案制定、施工人員摸排、人員培訓預案演練等安全度汛措施落實情況。

4.城鄉危舊房,其中D級危房全部騰空并落實封控情況,C級危房整改加固情況。

5.危房居住人員排摸情況。

6.城市隧道、下穿立交等重點風險區域安裝智能物聯感知設備的安裝和信息接入情況,視頻監控建設及運行維護情況。

7.地勢低洼易遭水淹變電所(開閉所)、通信設施、易遭水淹城市地下空間的臺區和小區配電房風險隱患。

8.其他。

(五)海域安全

1.海上養殖用船、海上養殖漁民、海上養殖設施納管情況養殖設施情況。

2.轄區內可避臺風漁港數量及避風能力,漁港工程建設、水電設施,漁港管理人員情況。

3.防汛防臺“定人聯船”“安全管理責任人”“防臺防汛人員”數據庫情況。

4.三無船舶清理整頓情況。

5.沿海扣押船舶專用停泊基地建設落實情況。

6.船舶扣押“一船一策”單位主體責任落實情況。

7.修造船廠臺風影響期間無動力船“一船一檔”停泊落實情況。

8.各類海上施工船舶“一船一檔”“定人聯船”“一船一策”防臺應急撤離預案編制情況。

9.其他。

(六)交通運輸

1.高邊坡、高擋墻、高路堤、臨水臨崖、涉水橋涵等公路易塌方、滑坡、水淹等路段,特大橋梁、特長隧道和航道等度汛措施落實情況。

2.在建交通工程度汛方案制定、施工人員摸排、危險施工駐地摸排、預案演練等情況。

3.“兩客一危”、城市公交、軌道交通、道路客運站(場)、農村客運企業等防汛防臺應急預案及措施落實情況。

4.港口危化品作業區和港口大型機械設備防汛防臺措施落實情況。

5.水運企業、客船、客渡船、內河無動力船、施工船防汛防臺預案及措施落實情況。

6.其他。

(七)安全生產

1.地勢低洼等區域的危化企業防水、防內澇措施落實情況。

2.涉及儲存劇毒品和遇水易反應危化品倉庫的防水、防內澇措施落實情況。

3.高溫熔融企業、地下礦山的防水、防內澇措施落實情況。

4.露天礦山、尾礦庫等防風防雨措施落實情況。

5.其他。

(八)旅游安全

1.涉山旅游景區山體松動巖石、游覽道路容易塌方的地段、水域的排險和加固情況。

2.旅游景區內一時難以整改的危險區域和場所增加和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并派專人值班情況。

3.旅游景區內部道路和通往景區道路的危險地段認真排查,及時清除安全隱患情況。

4.旅游景區內部樹木(尤其是古樹名木)和景區設施的防護加固工作。

5.A級旅游景區內防汛物資儲備和應急隊伍組建情況。

6.網紅打卡點、野景點等不是A級景區的旅游景點安全措施落實情況。

7.其他。

(九)人員轉移

1.受影響人員動態排摸錄入情況。

2.復核及補充小流域山洪防御重點村落、地質災害風險防范區、城鎮(農村)危房、老舊房、低洼易澇區、病險水庫、屋頂山塘、存在風險海塘、農家樂(漁家樂)、海上漁排養殖人員等各類風險網格內受影響人員情況。

3.轉移責任人落實、人員避險轉移機制健全情況。

4.轉移人員重點群體“一戶一策”落實情況。

5.其他。

標簽: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夏逸凡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