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產業是“百業之母”,模具工業發展水平標志著一個國家工業水平及產品開發能力。臺州黃巖區作為著名“中國模具之鄉”,其產業規模和產值不斷突破新高。日前,全國模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黃巖區成立了“擠拉模分技術委員會”,這是臺州首個國家級標準化技術組織,極大提高該區模具標準化領域的話語權,并穩固黃巖擠拉模產業在全國領先地位。
上世紀50年代以來,黃巖區在不產鋼材、塑料以及基礎較弱的情況下,憑借一代代黃巖模具人的勤勞和智慧,積極發展模具產業,如今,該區產業基礎扎實,特色優勢明顯,模具生產企業2000余家,其中規上企業140家;與模具相關配件及裝備專業企業達4000多家,擁有模具行業從業者10萬余人,占比整個黃巖人口數1/7,使黃巖“中國模具之鄉”享譽海內外,成為了省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塑料模具基地。黃巖塑料模具與制品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
盡管如此,中國模具制造業在世界占據一席之地,但面對新一輪全球智能制造的趨勢,我國擠拉模的技術和標準化水平,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的差距。而全球范圍內模具行業總體水平提高依賴于標準制定和實施程度,我國的標準化現狀已制約行業發展,特別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擠拉模行業。因此,成立全國性擠拉模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已成為當前一項極為重要而又緊迫的工作。
據了解,擠拉模是擠拉成型裝備上關鍵設備,是擠拉成型制品、實現精密擠出和多層復合共擠核心保障,其精度直接關系擠拉生產的效率、穩定性、制品的質量以及模具本身使用壽命。而擠拉模作為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基礎,已在醫療健康、新能源等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
“當前,浙江正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化‘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建立分標委對黃巖模具產業‘以標促企’、做大做強企業、支撐產業鏈具有重大意義,也是推進標準化工作構建現代化產業重要舉措。”黃巖區市場監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晟說道,黃巖在具備充分的條件和實力情況下,成立全國模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擠拉模分技術委員會(SAC/TC33/SC2),成為全國模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3)下設機構,主要負責全國擠拉模專業領域標準化工作。“如設計、研制擠拉模專業領域中所涉及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其他專業標準化委員會和技術組織提供標準支持等。該分標由浙江精誠模具機械有限公司擔任主任委員單位,黃巖計量與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研究院承擔秘書處工作。”
據介紹,黃巖是全國模具重點產區,年產擠拉模具占全國總量70%以上。近年來,該區深入實施標準強區戰略,堅持以標準化引領模具產業高質量發展,發布了國內首個涵蓋6個板塊704項標準模具產業標準體系,累計主導制修訂產業相關先進標準19項,有效加速模具新質生產力,帶動了產業提質升級。
“我們采用了模具標準,可使企業工時節約25%至45%,也縮短了模具生產周期30%至40%,模具生產效率提高也無形中縮減了企業大量的生產成本。”當下正拓展東南亞市場的浙江萬豪模塑股份有限公司就嘗到標準化帶來的“甜頭”。
對于“家門口”的分標委,企業負責人陳星亮有了更多期待,“尤其在人力成本不斷上漲當下,分標委行業專家能隨時隨地提供幫助,我們企業在多品種、小批量、個性化、快周期生產發展中,就有絕對的快速應變和競爭能力。”
分標委成立標志黃巖模具產業標準化邁向一個新征程,充分發揮了標準的協同和協調作用,助推模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構建完善產業標準體系,梳理模具產業重點攻關項目,加快轉化運用,形成一批標準成果,爭取了產業地位和話語權。同時,結合市場監管領域‘三支隊伍’建設,為標準化建設提供了人才保障。另外,通過分技術委員會,能吸收集聚來自全國一大批專家,能帶動和培養一批當地的技術精、規則通、外語好標準領域的領軍和國際標準化人才,能帶動本地區標準化人才隊伍壯大。”王晟再次說道。
“接下來,我們將從自身企業做起,在做好產品標準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的同時,努力拓展國際市場的標準化。”全國模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擠拉模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精誠時代集團董事長梁斌也表示道,借助分標委將帶動黃巖其他不同成型工藝模具的更多標委會成立,把黃巖打造成為一個模具行業標準“引領者”。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