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數字能源融合數字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我們非常感興趣!”9月18日,臨海市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會長、浙江永磁電機董事長何俞江在臨海市市委統戰部的牽線下收到活動邀請函,即將啟程“華為之旅”。
當越來越多新生代走到臺前帶領企業破圈突圍,臨海也將他們作為未來發展角力場上的主力軍,打造了思想政治領航、親清服務護航、搭建平臺助航、青藍接力續航“四航驅動”成長體系。目前,臨海已有106名新生代企業家擔任企業高管。
青勝于藍
“一代人掙一代人的錢,我們更懂這一代的消費人群。”斯貝樂電器公司總經理王鑫從英國畢業后,從父母手中接過餐飲制冷設備產業,直接將產值從3000多萬元干到近2億元。
隨著民營企業步入新老交替、代際傳承高峰期,臨海已有49名“企二代”接過交接棒,成為創新創業的重要力量。但不少人的接棒過程并不順利,例如管理經驗不足、市場預估不準等狀況時有發生。
如何實現“絲滑”接班、青勝于藍?臨海發起了一場“青藍接力續航行動”。“我們建立了新生代企業家庫,量身定制差異化成長計劃方案,配備導師全程陪跑。”臨海市統戰部副部長李雪芬介紹。
考慮到“企二代”從小就耳濡目染父母的經商之道,理念想法都很新。“我們下了一番功夫,給每人配了三位導師,政治導師把好思想關,開展紅色主題教育領航,行業導師多為知名企業家,以主題分享、專題培訓等形式進行面對面交流,專業導師則以金融、法律等領域的專業人士為主,及時提供‘經驗帖’‘避坑帖’。”李雪芬說。
此外,臨海市每年舉辦新生代企業家培訓,分類分批開設“專精特新”培訓班、科技型企業家培訓班等。今年已累計培訓1200多人次。
后浪奔涌
“我們不追求量的取勝,而要通過生產力的變革躍遷提高產品競爭力。”在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匡向記者講述他的經營理念。
進入家族企業約7年時間,他深諳“最好的傳承是創新”,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逆合成來提高研發效率。今年他還被評為浙江省首批最具創新力青年科技型企業家,是臺州唯一。
從何匡身上,折射出臨海“后浪奔涌”的活力景象,也帶來了新的思考:如何讓“后浪”站穩“潮頭”?臨海的答案是全力提供施展的舞臺、發展的空間。
當前,臨海正瞄準戰新產業,組建基金矩陣,打造十大產業平臺,錨定向海圖強,推進口岸開放,開通中歐班列、RCEP航線,不斷積蓄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礎和優勢。
新生代也由此積蓄起了發展底氣:周苗苗著眼數字經濟產業的前景,將成立研發中心納入亙古電纜三期廠房的擴建計劃。婁晨光一心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接手晨華眼鏡3年,就打造了年產300萬副眼鏡的智能工廠。
“我們還打造了‘臺州府城青年創業者聯盟’新型生態圈,每年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實體化運營青年創業基金,以‘一圈一賽一基金’模式,孵化一批青創人才社群,升級出境參展政策、培育‘僑創小鎮’等,搭建成長平臺助力起航。”李雪芬說。
創客來臨
當大多數“企二代”處于交接的“磨合期”,“返鄉人”鄭羽良正在經歷他的“扎根期”。
“現在更多的是想打出知名度。”眼下,鄭羽良正準備開第3家民宿,自2018年回到祖籍地臨海,他已開出三撫一宅和呈岐山居,成為第一批文旅創客。
一直以來,臨海致力于打造青年友好型創新創業環境。2016年,成立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發揮人脈和聯絡優勢,鼓勵發動企二代回鄉接班、創一代來臨創業。2022年,發布實施《清廉民營企業建設評價規范》團體標準,打造“無事不擾、無處不在”的親清氛圍。2024年,在全省首推兜底服務、投資促產“一類事”等改革項目,提升服務溫度與力度。
同時,利用“府城知新朋友”助企聯盟、省黨外知識分子“助企上市”專家服務團、民建圓桌論壇等陣地,提供企業側和社會側增值服務。而臨海的營商環境評價結果已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一檔,被選為省級政商交往觀測點。
也正因如此,在此扎根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浙江東新新材料董事長鄭浦已在臨海14年,最近帶隊成功研發特殊干氣密封材料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去年,臺州風度商貿董事長王海港返鄉投資2億元打造海港直播城,將助力傳統制造企業搶占數字經濟風口……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