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4號臺風“普拉桑”來勢洶洶,逐漸靠近浙江。全市干群緊緊錨定“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目標,立刻緊起來、動起來,利用有限的時間窗口未雨綢繆、聞“風”而動。
椒江:奔走“前線” 查漏補缺
9月18日下午3時許,椒江大陳島飄起了小雨,大陳鎮機關黨員干部、村干部、派出所民警、網格員正兵分多路開展隱患排查、在島人員梳理、在建工程檢查、摸排轉移人員等。
從9月14日椒江到大陳航線停航以來,大陳鎮所有黨員干部、村“兩委”成員、派出所民警、網格員就自覺守島防臺。“從13日開始我們都在開展防臺和臺風過后的恢復工作。”大陳鎮專職黨委委員鄭琪表示,有了之前的防臺經驗,大家查漏補缺,更有信心應對“普拉桑”的襲擊。
9月18日中午,全市召開第14號臺風“普拉桑”防御工作視頻調度會后,椒江區迅速召開續會,落實落細各項防御措施。各鎮街、部門發揚連續作戰精神,奔走“前線”,筑牢防臺防線。截至18日下午4時,全區221艘漁船已全面進入避風港區;12條海塘、3座水庫、10座萬方以上山塘均已落實專人巡查;全區26個地質災害風險防范區已進行新的一輪巡查排查;全面巡查13處易澇區域,7座雨水泵站設備完成調試,4輛排澇車已開至指定位置隨時待命強排;各地應急救援保障已做好充足準備,確保能夠快速反應和高效處置災情。
黃巖:及時排查保電網安全度汛
9月18日下午,國網臺州市黃巖區供電公司寧溪供電所供電服務班班長吳德標帶領班組人員,深入黃巖易受臺風影響的西部山區,通過無人機巡檢加人工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對桿塔基礎、排水系統、護坡等關鍵部位進行逐一排查,確保及時發現并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
當天,在全市第14號臺風“普拉桑”防御工作視頻調度會召開后,黃巖區迅速專題會商部署防汛防臺工作,要求各單位各部門將做好防汛防臺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工作,確保各項防御措施精準落實到位。
國網臺州市黃巖區供電公司第一時間進入防臺風模式,結合雨情、汛期預警信息變化,定時安排巡視巡查,為及時開展應急搶修工作提供可靠實時的信息支撐。
除了山區的防汛巡查外,城區小區的配電房等防汛防臺風巡查也是關鍵一環。“配電房的正常運行是保障用電設備持續供電的基礎,一旦被淹就會導致供電中斷,電纜、開關設備等電器元件被水浸泡,容易導致設備的短路、漏電等問題。”國網臺州市黃巖區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趙思源說,當天他帶隊對轄區周邊的變電站及重要單位進行了檢查。
當天,國網臺州市黃巖區供電公司還對全區變電站周邊異物、配電線路樹障、地下配電房隱患等重要防臺風區域,進行了全面排查。
路橋:“喊潮人”日夜值守護平安
“臺風要來了,海邊風浪大危險!現在島上禁止進入。”9月18日,路橋區金清鎮黃礁島入口處,工作人員羅希和同事又勸阻了一輛想進島觀潮的游客車輛。這兩天,勸返的話他們說了無數遍。
臺風“普拉桑”來襲 ,這兩天又恰逢農歷八月十六—八月十七天文大潮期。路橋區第一時間進入迎戰狀態,扎實做好防汛防臺各項工作,堅決打贏臺風防御戰。
地處沿海的金清鎮,每年在中秋期間會有不少市民前來觀潮。面對臺風疊加中秋潮汛的情況,該鎮對海邊的觀潮區域進行了臨時封閉,在通向海塘的各條道路上拉起警戒線,進行臨時性交通管制。
不僅是通往海塘的道路上有卡點,在海岸邊還有鎮里工作人員、派出所民警、黨員志愿者等力量組成的巡邏隊。“臺風加上天文大潮期,海浪會特別高,十分危險。”金清鎮漁辦負責人許良東介紹,為此,他們在海岸邊配備救生艇、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繩、救護車等,確保一有危險能及時高效處置。
除了人防,在金清鎮綜合信息指揮室,通過數字化系統,工作人員實時監測海塘、漁港等地情況,并且及時掌握臺風路徑圖、在港避風漁船停泊情況。
臨海:用辛苦指數換安全指數
9月18日,臨海啟動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和水旱災害防御(防臺)Ⅳ級應急響應,“臨海發布”公眾號連發臺風預警,提醒市民做好防風避雨等臺風防御工作。
當天,在臺州市第14號臺風“普拉桑”防御工作視頻調度會后,臨海立即召開續會,對該市防汛防臺工作進行再部署再落實。
臨海各部門、鎮街聞令而動,密切關注臺風“普拉桑”動向,錨定“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目標,重點圍繞8張風險清單,緊盯防臺重點區域和薄弱環節,以工作的確定性應對臺風形勢的不確定性,用工作的辛苦指數換臨海的安全指數。目前,全市4733名防汛責任人已全部到崗到位。
各責任單位紛紛組建巡查組,奔赴各自“主戰場”,對該市地質災害、小流域山洪、涉漁涉海、低洼易澇區等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地毯式排查。臨海市水利局對風險隱患點開展再排查、再整治,并建立風險清單,已出動390人次,檢查點位500余處。對河網水庫提前預排預泄,騰出庫容增加調蓄能力,該市的病險山塘均已限制運行,采取限蓄或放空運行等措施。
臨海還對防汛搶險物資進行再檢查、再補充,確保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37支市級救援隊伍、19支鎮級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民兵連、搶險排澇車、沖鋒舟、橡皮艇和各類防汛搶險物資均已到位。
溫嶺:2000艘漁船繼續在港避風
受今年第14號臺風“普拉桑”影響,原定9月16日的東海全面開漁延期,漁船將繼續在港避風,直到臺風影響結束,海況適宜再出海作業。溫嶺共有在冊漁船2000艘,目前基本已在港避風。
在溫嶺市石塘鎮各漁港,總計有1230多艘漁船整齊排列在港內,確保“船到港,人上岸”。
“臺風馬上就到了,你的纜繩加固怎么樣?船上有什么東西也盡快收一收,不要隨便放在甲板上……”9月18日上午,在箬山漁港,石塘鎮相關執法人員仔細叮囑船員,做好纜繩加固工作,防止漁船發生走錨、碰撞、擱淺等意外,并對系好的纜繩進行檢查。
在溫嶺市石塘海域,石塘鎮漁業監察工作人員登船逐一檢查纜繩是否固定,前錨和后錨是否加固,鑲排是否已經鑲好。同時通過喊話、現場勸導等方式,督促港內留守漁民及時上岸避風。
“主要是檢查船只錨釘是否拋到位、纜繩是否加固完成,另外就是看他們的重要職務船員是否在崗,萬一發生特殊情況,船長和輪機長要對船進行重新調整,其他普通船員,我們要求他們撤離,回岸上去。”石塘鎮漁港管理站工作人員陳龍說。
玉環:重點區域落實閉環管控
9月18日上午,在玉環大麥嶼漁獲碼頭,漁船整齊停靠,漁民們正在對船只進行最后的加固和檢查。玉環市港航海洋和漁業行政執法隊的工作人員也加入到漁船檢查隊伍中。
“受‘普拉桑’影響,漁船開漁延期。今天我們主要對港口內漁船進行防臺檢查,特別提醒漁民們要在臺風來臨前做好加固工作并提前撤離。”玉環市港航海洋和漁業行政執法隊執法一隊隊長金士國表示,玉環413艘漁船均在避風等級高的漁港避風。
當天15時10分,玉環氣象臺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信號。隨著臺風“普拉桑”步步逼近,玉環全市上下緊緊錨定“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目標,持續保持高度緊張的臨戰姿態,發揚連續作戰精神,按照“正面登陸、正面襲擊”標準,落實落細各項防御措施,堅決打贏防臺防汛防御仗。
各鄉鎮(街道)對轄區地質災害點、山塘水庫、老舊危房等重點區域進行排查整改;各有關部門針對城市內澇和城市運行、海上安全、旅游景區管控、應急物資儲備等方面一一落實,形成防臺救災工作強大合力。
截至記者發稿時,玉環已啟動24小時值班值守應急機制。4家涉海A級景區關停;55處風險防范區、2處廢棄礦山、1處在采礦山等重點區域均已落實閉環管控;全市152個避災安置點均已開放,防汛物資儲備充足,隨時可接收安置人員。
天臺:深入一線排查災害隱患
“貝碧嘉”剛走遠,“普拉桑”已靠近。9月18日,天臺縣白鶴鎮農辦與應急辦緊密合作,組建專業檢查小組,深入一線,對小流域山洪災害隱患點進行逐一排查,重點檢查了河道疏通情況、防汛物資儲備、應急預案制定及演練情況等關鍵環節。
根據氣象預報,今年第14號臺風“普拉桑”正快速逼近浙江沿海,其預測路徑和第13號臺風極為相似,有較大可能正面登陸臺州。為做好14號臺風的防御工作,天臺縣防指決定9月18日13時啟動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
在防御工作中,天臺縣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緊緊錨定“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目標,加強雨量、潮位等情況分析研判,配足配齊應急物資和救援力量,嚴格落實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加強防汛防臺責任落實情況督查,全力打贏臺風防御戰,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當前,全縣已嚴格落實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值守制度,確保一有情況快速反應。截至當天下午4點,該縣全面排查高邊坡高擋墻點位31處、國省道縣道橋梁136座、國省道縣道隧道11座,臨水臨巖路段約5千米,清淤維修邊溝排水溝約220米、橋面泄水孔45處,檢查涉路施工路段14處。
仙居:各部門齊心協力筑防線
隨著臺風“普拉桑”臨近,9月18日,仙居各部門迅速響應、嚴陣以待,全力以赴做好臺風防御工作。
仙居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各科室、中隊、中心立即展開行動:市政園林中心共計出動80余人次,對全縣易澇風險隱患點位展開全面排查,累計清掏雨水箅179只,疏通橋梁泄水孔28個,更換雨水箅4個、鑄鐵雨污井成套2套;小區物業事務中心對全縣68個含地下車庫的物業小區全面開展防汛排查,發現的43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廣告事務中心督促城區各廣告公司對已設置的廣告進行檢查,并要求各大型戶外廣告設置者拆除版面廣告。截至目前,已拆除商鋪圍擋3處,清理橫幅及廣告畫布15處。
仙居縣交通運輸局組織人員對道路涵洞、邊溝、橋梁泄水孔等排水系統進行檢查清理;全面開展公路巡查,重點針對山區路段、橋梁隧道、三高路段、歷史災毀路段巡查,備好圓錐帽、水馬、塌方警示標志等,做好相應預警工作;已集結應急搶險隊員46人,儲備編織袋2000只、標志牌200塊(套)及其他必要的搶險應急器具,臨時儲備社會應急搶險機械10臺套。
同時,氣象、水利、自規、住建、農業農村等部門加強預報預警,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趨勢,及時通過網絡、微信、廣播、電視、手機短信等途徑發布預警信息,提醒群眾提前做好防范和應對準備。
三門:以“迅”應汛 全力防臺
面對今年第14號臺風“普拉桑”來襲,三門縣提前部署、以“迅”應“汛”,做實、做細、做好防汛防臺工作。
9月18日上午,三門啟動防臺風IV級應急響應并召開防臺部署會,三門縣應急管理局發布防御工作任務清單,全縣上下嚴陣以待。
三門縣健跳鎮巡檢司村臨近海岸線,有近千畝養殖塘。上午,該鎮干部們幫助養殖戶給養殖棚加繩加固,并勸導該村34戶養殖戶撤離。同時,干部們還奔赴田灣島,為島上村民帶去飲用水、方便面等物資,保障村民臺風期間生活需求。
“雨這么大,沒想到你們給我們送餐上門,太感謝了。”74歲的楊大爺一邊接過熱騰騰的飯菜,一邊點贊道。當天,亭旁鎮的黨員志愿者們乘坐共享紅車為高山村的老人們送去“暖心”飯菜,并叮囑老人們關好門窗、注意安全。
在主城區,三門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全面加強轄區內雨水井、下水道的清淤工作,對城區碰到高壓線的行道樹進行修剪,對戶外廣告進行排查,同時,通過數字化手段,助力城市內澇防范。目前,已完成城區8個易澇點的排查;出動人員36人次對12處園林進行檢查,加固樹木14棵;排查戶外廣告、招牌30余處。
臺州灣新區:加強風險排查 落實管控措施
9月18日上午9點,臺州灣新區啟動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圍繞值班值守、物資保障、風險管控、人員轉移等方面,全面動員部署各項防御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依據“八張風險清單”,當天,新區對河網、海域、城市內澇、在建工地、戶外設施、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及文化旅游等領域展開全面排查與復核,并對排查出的隱患量化細化落實風險管控和隱患整治措施。
“本次‘普拉桑’臺風期間,恰逢農歷八月十七天文大潮,海沿岸將有明顯風暴增水,我們著重加強堤防海塘隱患排查,及時關閉旱閘、封堵缺口,并對‘討小海’人員強化管理,避免其違規出海。另外,著重檢查臺州方特主題樂園等場所的大型戶外娛樂設施,提醒游客做好撤離準備,確保游客安全。”新區防指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新區海上養殖與施工作業人員已全部撤離上岸,危房、低洼易澇區居民也做好轉移準備。新區、街道、村(社區)三級臨時避災點已做好準備,配備充足的食品、飲水、照明及生活用水。
同時,新區各相關單位提前調試衛星電話、發電機、排水泵“三大件”,并對救生衣、頭盔等“四小件”進行全面盤點補充,確保極端情況下通信不斷,搶險救援隊伍隨時待命。
目前,新區多部門已入駐區防指,實行24小時值班制。三甲街道、海虹街道、椒江農場也同步啟動值班值守制度,確保指令暢通無阻。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