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倚山而面海,有海邊濃濃的漁家風情,也有江南之詩意朦朧,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這特點,都能在傳統景觀村落一覽無遺,下面就來盤點下,臺州最美村里,這個周末走起。

1、皤灘:龍形古街繁華舊夢


永安溪畔的皤灘古鎮,因水路便利,千余年前便是一個繁華的集鎮。經千年沉淀與積累,今存三華里長鵝卵石鋪砌的“龍”型古街,兩旁唐、宋、元、明、清等古代風格建筑保存完整,店鋪、碼頭、客棧、戲臺、妓院、賭場、當鋪、書院義塾、祠堂廟宇一應俱全。深厚的底蘊,鑄就不可多得的千年文化內涵。
▲仙居縣皤灘鄉,縣城西向25公里2、桃渚古城:抗擊倭寇之熱血豐碑


古城始筑于明洪武年間,為抵御倭寇而設之千戶所所城,是全省保存最完好的抗倭古城。古城墻周長1366米,城高4.5米,現除垛口外,城墻主體及三個城門(包括甕城)均保持完好,城內街巷至今仍保持著明清風貌。如盔甲披掛停當之將士,訴說著古戰場之濃濃訊息。
▲臨海市桃渚鎮,市區東南向41公里
3、勝坑村:南宋名相之后裔聚居地

南宋右相杜范之侄杜滸率領臺州四千精兵,跟隨文天祥抗元復宋。失敗后,杜家村人紛紛扶老攜幼,遠走他鄉,其中一支避禍至此。700多年來,村民們沿溪以石頭筑屋,以石塊鋪路,以石條造橋。嶙嶒的石頭,經過風雨的打磨,歲月的銷蝕,不少已成斷壁頹垣,有的只留下了一堵外墻,還依稀保留著昔日的輪廓。置身此村,恍若隔世。
▲臨海市小芝鎮,市區東向41公里
4、東屏村:安靜桃源地古風猶存


村東有山,形似帷屏,故名東屏,為三門縣陳氏聚居第一大村。元朝,陳氏先祖游山玩水至此,見此地風景秀麗,舟船通便,遂遷居于此,至今已傳三十二代。村保存有300多間較為完整的古建筑,古街沿溪而建,民宅隨地勢而筑,錯落有致。
▲三門縣橫渡鎮,縣城東南向33公里
5、高遷村:馬頭墻里傳統時光流韻

建于元代,古色古香的建筑風格,四合院式的建筑一個連著一個,白墻黛瓦,窄窄的弄堂宅院、門堂,巷道深深,很有江南的韻致。村民純樸和藹,會很自豪地跟你說這些宅院的故事。此外,在門堂里、窗欞上隨處可見的雕刻,做工十分精細,或古拙、或飄逸、或簡、或繁復,無一不恰到好處。
▲仙居縣白塔鎮,毗鄰神仙居景區6、李宅村:耕讀傳家尋進士村

永安溪畔首批全國傳統村落。馬頭墻高聳、近百間房子連綿的三透九門堂,在李宅村,時光仿佛在瞬間穿越了千年。李宅村是仙居李氏的主要聚居地,先祖李守貞原本居住在溫州永嘉蒼破村,南宋時為了避戰亂,從溫州遷到此處,至今已歷經了17代,生活了近1000年。李氏家族自古文風鼎盛,永嘉“耕讀傳家”的文化在這里得到了延續,南宋以來,李宅曾出現過六位進士,堪稱“一門六進士”,是仙居乃至臺州首屈一指的“進士村”。
▲仙居縣田市鎮李宅村
7:布袋坑村::桃源深處美麗形狀村落

傳唐末布袋和尚曾游方到此,故命名“布袋坑村”。該村始于元末明初,先民依溪筑居,呈現一種袋形的建筑格局,也一直保持著溪石配木材的建筑風格。流水、古橋、木屋石墻、碧樹竹林等,組成了一幅幅美輪美奐的人與自然和諧的畫面,為臺州攝影基地、美術寫生基地。
▲黃巖區嶼頭鄉,市區西向45公里
8、石塘:背山面海之海山石屋生活


府志載:塘多泥筑,少石砌者,惟此塘獨砌以石,故即以為全島總稱。在上世紀80年代,央視曾在此拍攝漁村專題片,石屋即享有盛名。這里的石屋渾然天成,屋咬山,山抱屋,有的干整重疊,有的突兀而了,高低有序,極富節奏感,構成一個迎風搏浪的石雕群體。充滿濃厚海島漁村村落的古樸氣息。
▲溫嶺市石塘半島
9、東沙漁村:海上布達拉宮上純白燈塔


村內建筑以石屋為主體,層層疊疊。遠觀之,石頭山下石頭屋,石頭屋前石頭路;屋咬山,山抱屋,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有“海上布達拉宮”的美稱。村口藍天白云隧道,號稱最美網紅隧道。整個漁村石屋沿著山脈層層疊疊往上而建,臺階而上,到處特色海飾裝扮石屋外墻,風情獨特。登頂無論古炮臺或燈塔都極其震撼,特別是其普安燈塔,三面環海,潔凈遼闊震撼心靈。
▲玉環縣最南端
10、孔坵村:清時溪山秀美村落

古名隴洲,位于臨海市匯溪鎮羊巖山東麓,海拔400多米,原有村民上千,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不斷有人外遷,現常住人口不足400人。孔坵村的整體建筑風貌基本保持了清代后期至民國初期的特征,這些傳統建筑依山勢而建,連片成群,與周邊山水和諧共存,蘊藏豐富的文化內涵,集中體現了臺州傳統民居精巧典雅、粉墻黛瓦、色彩淡爽的獨特魅力。村中具有代表性的傳統建筑有寶新義塾舊址、近仁堂、半耕堂、一心齋、中和堂、三余堂、耕禮堂、章氏祠堂等。村內村邊還有東泰橋、中和橋、西安橋三座古石拱橋,至今保存完好,橋下溪流淙淙,長年不竭。
▲臨海東北部匯溪鎮西北
11、半山村:村落梨花宋時韻


海拔400余米,距黃巖城區約57公里,與溫州永嘉楠溪江風景區相毗鄰,境內群山起伏,云霧繚繞,風景秀麗,是理想的休閑度假勝地。半山村內古樹繁多,尤以梨樹為最。半山村始建于北宋,盛于芳和,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自2005年引進旅游產業,半山村搖身一變成了我區首個“農家樂”休閑旅游基地,曾被評為“省級農家樂特色村”。
▲臺州市黃巖區富山鄉富山大裂谷景區出口
12、張思村:青磚黛瓦老宅深巷


獲“浙江省歷史文化村落”稱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張思古村臨水而筑,依巷伸展,整個村落基本保持原生態風貌,青磚黛瓦,老宅深巷,鉛華洗盡,古韻盎然。春天去張思古村,十里花海觀花帶,雪白梨花海,粉紅桃花林,翠綠柳樹行,盡收眼底,美不勝收。
▲天臺縣平橋鎮,張思村位于平橋鎮區的西南部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