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5月1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金晨 通訊員 林利軍)5月13日母親節,是31歲的潘貴花最意外、最期待、最難忘的一天。
這一天,她第一次見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謝謝你們,沒有你們的幫忙,我的尋親路也不知道什么是個頭……”5月14日上午,潘貴花一家人將一面“盡心筑就團圓夢、精誠譜寫警民情”的錦旗送到三門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感謝民警幫忙圓了尋親夢。
時間的指針撥回31年前,家住三門縣海游街道的陳彩明夫婦連生2個女兒。“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陳彩明為了陳家延續香火,夫婦倆以打“游擊戰”方法躲避國家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不料,妻子懷第三胎后,又為陳家生下一個女兒。眼看著家里的經濟條件每況愈下,生活過得十分拮據,夫婦倆商議后,忍痛將沒滿月的女兒交給一看庵的老太太。“老太太說她有個親戚家庭條件很好,但一直沒有小孩,他們想領養一個小孩,當時就托她送人了。”
后來,陳彩明妻子懷上第四胎,如愿以償地為陳家生了個兒子。
小女兒送人后,陳彩明夫婦一直牽掛在心,多次找老太太想要回女兒,對方以小孩生活很好為由,婉拒他們見面。后來,老太太去世,小女兒下落成了迷。
江蘇東海縣,31歲的潘貴花從小就聽到村里人說自己是抱養的。“但我又不敢問養父關于自己的身世的問題。”直到今年春節前,聽養父潘計東說,自己是從浙江三門縣抱養,當初她的襪子上繡有“王”字,手上套有一根紅線。
隨后,潘貴花到當地公安機關采集了DNA血樣,卻一直沒有親人的消息。
2018年1月10日,三門縣傳媒中心建立“三門尋親群”,潘貴花隨即加入,并把自己的照片和個人信息發到了群里。
陳家二姐陳秀陽也在群里,一看到照片,覺的跟自己特別像。
“當時,我二姐聯系過我,我說自己小時候褲襪子上繡有‘王’字,但她們家姓陳,覺得對不上。”潘貴花說,那次沒有結伴來三門,就跟親人們擦肩而過了。
4月2日,陳秀陽陪母親前往公安局進行血樣采集。
臺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調取潘貴花在江蘇的DNA檢測報告與彭介女DNA進行比對后,發現很相似。
為進一步進行確認潘貴花與彭介女的血親關系,5月10日,三門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技術室民警林龍專門采集潘貴花、陳彩明血樣送市局進行DNA檢測。5月11日,DNA檢測結果報告出來,潘貴花與陳彩明為父女關系。
“啊,他們真是我的親生父母?”“沒錯,你與陳彩明是父女關系。”一通電話,潘貴花感動得泣不成聲。為了和親人團聚,潘貴花特地選擇在5月13日“母親節”來三門縣與親生父母相認,現場催人淚下。
據了解,自三門公安機關和民政部門開展尋親活動以來,刑偵大隊技術室民警林龍和同事通過DNA和人像比對等共幫助20多名尋親人員找到親人。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