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總站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郵政儲蓄郵政儲蓄臺州支行農業銀行臺州支行
新聞熱線:0576-88106106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新國標”塵埃落定 臺州電動車告別野蠻生長轉向高質量
2018年03月05日 來源: 臺州商報

  1月16日,《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國家標準報批稿(下文簡稱“新國標”)面向社會公示,公示期30天。

  “除夕當天,公示期結束,這意味著新國標即將出臺。”臺州市電動車行業協會副理事長、臺州市黃巖廣環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杜祥迪告訴記者,新國標實施后,市面上不符合標準的電動車將被清理出局,經銷商手上超標的產品或將不能再出售。

  身處低利潤、過度競爭的產業困局,臺州電動車行業面對新國標,其痛點在哪里?將何去何從?

  “不管怎么說,‘難產’了近二十年的新國標,終于在千呼萬喚中即將出臺,對于整個電動車行業來說,是重大利好。”杜祥迪說,臺州電動車人那顆懸著心,也終可放下了。

  近二十年來,電動車從外形到性能,都在全面發展,然而,其標準卻還沿用1999年版本。市場上對出臺“新國標”的呼吁,一直未終斷,各種傳言也頻頻傳出——“

  2010年,說要出臺新國標,結果流產了;

  2013年,又說有望年內出臺,結果又沒出;

  2014年,說將出臺,行業充滿期待,結果又是“呵呵”了;

  2015年,又說新國標呼之欲出,結果一轉眼又到年底,又成了泡影……”

  “新國標的每一次發布,對臺州電動車業都是一次震動,我們總是生活在‘狼來了’的恐慌之中。”擁有近二十年電動車從業經驗的資深人士陳官友說。

  在陳官友看來,“狼來了”的恐慌主要表現在:無論是生產者、配件廠和經銷商,都無法確定“國標”到底如何?因為臺州產的電動自行車幾個主要指標,都超過現行標準,新標準的出臺會不會讓這些產品,成為“禁售產品”?

  “此前的‘國標’只是一個行業標準,而‘新國標’屬于部門規章,全文都修改為強制性條款,行為主體必須按行為指示作為或不作為,不能以個人意志予以變更和排除適用,故屬于強制性規范,具有法律剛性。”浙江飛呈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靈花認為,這意味著,以后市面上不符合標準的電動車將被清理出局,經銷商手上超標的產品或將不能再出售。

  顯然,新國標的出臺,對臺州電動車產業未來的發展,性命攸關!然而,有一個很要命的事實!

  “雖然大家一直很關心國標,但由于‘國標’喊了十多年,一直沒出臺,在臺州電動車從業者心里,形成了電動車版的‘狼來了’故事。”杜祥迪說,對于新國標,今年,大多數企業無動于衷,認為這次也會像以往一樣,會不了了之。

  “企業家的嗅覺是最靈敏的。年前,金華綠源電動車的老板倆夫妻,愛瑪、雅迪公司的老板,都親自來黃巖配套企業,講解新國標精神,找解決辦法了。”杜祥迪說,我想新國標應該是勢在必行,希望大家引起重視。

  為何會有“狼來了”之痛?

  每一次“新國標”的風聲,在臺州電動車行業都會拉響一次警報,這是為什么?在業內資深人士葉豪才看來,是因為面對新國標,臺州電動車產業的痛點眾多——產品面狹窄,產業規模小,市場渠道不足等,導致了在市場上缺乏話語權。

  臺州電動車產業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大都“脫胎”于摩托車生產企業或零配件企業。2017年,臺州全市共有電動車整車企業約90家,零配件企業500家以上,年產銷量600萬至700萬輛,形成了完整的生產配套體系。

  “臺州雖屬國內電動車3大生產基地,但臺州板塊已成為電摩的代名詞,無論是整車產品還是配件,基本上是電摩標準,產品面比較狹窄。”浙江愛瑪車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廖輝說,簡易款的電動自行車的生產優勢在天津和無錫。

  “按照新國標,必須有腳踏騎行功能、最高時速擬限25公里、整車重限55公斤,才能算得上是非機動車。”陳官友說,從臺州目前產品結構來看,必將導致大量電動車產品劃入電摩領域,原來豪華版的優勢,變成了現在的劣勢。

  “劃入電摩,就意味著要納入機動車管理等方式,從消費者角度,買車需上牌照,拿駕照,在發生交通事故時,司法實踐可能會判定為機動車,勢必會影響市場銷售。”浙江飛呈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靈花認為。

  “一旦劃入電摩,就需要取得電摩資質,但臺州目前有資質的不會超過3家;若轉型生產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需取得CCC認證,又需要大投入。這些都是問題。”杜祥迪說。

  除了產品面狹窄,“產業規模小和市場渠道不足”,也是臺州電動車產業的痛點。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17年,排名在前十的,除了第一梯隊綠佳和立馬在100萬輛左右,第二梯隊五星鉆豹五六十萬輛,其余都在10-20萬輛左右,臺州整車產量約600萬-700萬輛,而愛瑪、雅迪等一個企業就有200-400萬輛左右的產量。

  在市場布局上,愛瑪、雅迪等大廠在北方市場影響力很大,縣、鄉鎮、村都有他們的銷售機構,整個制造、營銷、物流成本都有優勢。而臺州企業基本上沒有引入全國市場體系,比如“綠佳”和“綠駒”主要還是以浙江為重點,沒有走出去。

  “傳統的河南、山東、河北、安徽等人口大省,經濟相對落后的地方,我們臺州產品的市場切入度不高,影響力沒有。”葉豪才告訴記者。

  由于眾多的痛點,臺州的電動車產業不足以吸引全國電動車行業的目光,進而導致在全國整車市場沒有話語權和影響力,因而每每有“新國標”風聲,就會感到痛。

  新國標下,臺州電動車何去何從?

  新國標下,臺州電動車產業的“短腿”顯而易見,那么,該行業將何去何從呢?

  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在葉豪才看來,新國標下,臺州的電動車產品或許會是一個新機會,他是這樣理解的——

  到時,面對超標車,作為消費者會有兩個選擇:第一,以舊換新,換一個合格的電動車;第二就是考駕照、上牌。

  “今后,消費者會怎么樣選擇,真的是一個未知數。但從目前和未來的市場需求來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生活區和工作區距離必然會加長,再加上人們對時尚和個性化需求的提升,人們寧愿去上個牌與拿個駕照,去買個安全、舒適、時尚的電摩。”葉豪才說,關鍵是電動車企業要去研究消費者的需求,生產出高品質時尚的電動車。而臺州有這樣的能力。

  據不完全統計,臺州塑件企業有60多家,是全國最大的電動自行車塑件生產基地,為全國的整車企業輸送80%以上的塑件。

  “愛瑪來臺州設廠的原因是,它的產業體系和供應鏈完善,從設計、模具開發、制造都非常方便。”廖輝說,臺州整體水平要比無錫好,無錫只是規模比臺州大。新國標下,臺州企業若專心做好電動摩托車,憑借模具和設計優勢,會迎來第二輪機會。

  對于未來的銷售市場,葉豪才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新國標下,在國內市場,普通電動車自行車我們競爭不過天津、無錫,但我們完全可以眼睛向外,加大產品研發和品牌投入力度,開拓國外市場。比如,王派電動車批量進入了歐美、中東、東南亞、南美等國際市場。

  對于電池制約,在業內人士看來,已經不成問題。“電池絕不會成為新國標下整車產業的痛點,現在臺州許多企業都是‘零電池’生產,就像賣手電筒一樣,不提供電池。由電池經銷商直接供給門店,門店來提供電池,整車企業已脫離了電池環節。”臺州一電池供應商孫總告訴記者,而且鋰電池的運用也越來越多了。

  更可喜的是,2017年11月20日,臺州市政府印發了《臺州市電動車產業質量提升試點工作方案》,在黃巖開展試點,全面提升電動車產品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像臺州市黃巖廣環工貿有限公司等塑料配件企業,通過轉型升級,已經具備了按新國標生產配件的能力了。

  未來,在新國標導向下,臺州電動車產業必然會找到自己新的方向!

標簽: 國標 電動車 企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張丹萍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