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25省道延伸線北洋至寧溪段通車后,想買寧溪鎮的麥鼓頭都要排隊等上個把小時;嶼頭鄉柔川景區成功創建了黃巖首個國家4A級景區,一到節假日,進山游玩的小汽車就從村口排到村尾;在上鄭鄉,華東地區首個星空文化主題公園開工了,露營數星星的浪漫之旅已經指日可待……時光移易,昔日困擾黃巖的西部山區問題,已經逐步轉變為今日黃巖的生態優勢,成為該區踐行“兩山理論”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
“忠實踐行‘兩山’理論,就是要把我們的‘生態資本’變成‘富民資本’。”黃巖新一屆區委區政府履任伊始,就將“兩山”理論作為破解當地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共生問題的“發展鑰匙”。去年,該區被列入省“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全區上下圍繞綠色發展抓改革,以3年3億元的省“兩山”財政專項資金為杠桿,撬動了總投資為198億元的34個工程項目建設,“兩山”理論的黃巖實踐方興未艾。
搶抓機遇致力變綠為寶
黃巖西部山區腹地遼闊,占該區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二,滿目青山皆景,湖水清澈照人,但幾乎都是長潭水庫的保護區,工業發展基本禁止,畜牧養殖等農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也受到嚴格限制。西部山區既是當地引以為豪的優質生態資源,也曾長期處于保護與發展的兩難之中。
山區的發展,依靠什么來撬動?黃巖的回答是:走綠色發展之路,通過生態建設和大旅游打造,同步引領山區百姓脫貧致富。2017年該區被列入省“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后,成立了以區委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黃巖區“兩山”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了《黃巖區“兩山”建設財政專項激勵資金項目投資計劃表》,以3年3億元的省“兩山”財政專項資金為杠桿,撬動總投資為198億元的34個工程項目建設,建立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農民自籌的資金籌措機制。
同時,該區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兩山”建設財政專項激勵政策相關指標、“兩山”建設財政專項激勵資金相關項目建設列入對部門和鄉鎮街道綜合目標責任制考核。
真金白銀守護綠水青山
建設引流渠、修復受損農田、建設防護林……去年,上鄭鄉啟動了總投資近千萬元的鉛鋅礦生態修復工程,為礦區進行生態修復。20多年前,鉛鋅礦開采曾是該鄉的支柱產業,給當地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成為水源保護地后,黃巖西部山區著手關停礦山,禁止畜禽養殖,整治各類污染行業。
近年來,該區持續推進“五水共治”,全力剿滅劣V類水,4個省市區控斷面、89條劣五類支河、277個劣五類小微水體、長潭水庫下游216條支河全部完成消劣。“四邊三化”、平原綠化、“森林黃巖”建設和大氣污染防治深入開展,PM2.5下降幅度全市第一,新建3條長潭水庫入庫溪流生態濕地,299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全部開工。
日前,投入約1400萬元“兩山”專項資金的永寧江綠道二期景觀工程正式完工,將黃巖城區與風光旖旎的長潭水庫連接起來。像永寧江綠道工程這樣的生態環保治理工程,在34個“兩山”項目中就有24個。未來幾年,黃巖預計投入財政及社會資本超100億元,通過政府投資及PPP等模式開展全面的生態環保治理工程,讓黃巖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地更凈。
綠水青山也能流金淌銀
位于寧溪鎮西南方向10公里處的牌門村曾是一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大部分村民外出務工或經商。2016年,該村通過土地流轉建設了一個約70畝的櫻桃試驗示范基地,預計每年可以為村集體經濟增收30萬元。無獨有偶,嶼頭鄉白石村通過招商引資,將流轉的300畝土地承包出去種植牡丹,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0萬元……憑借優質的生態資源,黃巖西部山區通過發展休閑觀光、文化創業、古村民宿、苗木種植等產業,實現了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摘帽。
綠色發展帶來的附加值讓老板娘黃菊玲樂開了花。近年來,嶼頭大力推進國家4A級景區建設,一度破敗的沙灘村老街幾經修整已變身成為古色古香的市集,老街一隅的“阿玲饅頭”也隨著國家4A級景區的建成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游客所知曉,每隔一天這里便會有滿滿一車的“阿玲饅頭”被運到山下,送至黃巖、路橋、溫嶺等地,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通過加快旅游業的發展激發綠水青山的生態紅利,是對“兩山理論”最直接、最生動的實踐。去年,黃巖成立旅游發展委員會,召開全區歷史上首個旅游發展大會,大力推進全域景區化建設,同步解決美麗鄉村建設、美麗公路建設、經濟薄弱村精準扶貧等系列問題,通過舉辦北洋桃花節、富山花朝節、澄江橘花節等節慶活動,僅去年前三季度,農家樂休閑旅游業接待游客325萬人次,同比增長21.3%,實現直接營業收入16305萬元,同比增長31%,帶動游客購物收入約745萬元。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