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清講寺,隋梅,我來了!”11月12日,國清講寺外一位長者面對古老的建筑雙手合什,表情莊重肅穆。
這位長者叫田中京,是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之子,其父在擔任日本首相期間,致力于推動中日友好。
這之間的緣分,還得從那一年開始說起...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來華訪問,他向周恩來總理提出要一個個人要求,他想到日本“天臺宗”的祖庭——天臺山國清寺朝拜。
原來田中角榮和他的母親都是“天臺宗”的虔誠信徒,來華之前田中角榮的母親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兒子代她到天臺山國清寺朝拜。

可是當時的國清寺年久失修,早已破敗不堪,根本無法接待日本客人。在田中角榮回國之后,周恩來總理立即要求啟動“重修國清寺”的計劃,從北京調運一批文物到國清講寺。并婉轉地告訴田中角榮,待寺廟修好之后首先邀請他去朝拜。
(根據陳達綿、曹欽濤《周恩來總理與天臺國清寺整修》整理)

也正是因為如此,國清寺便成了京城之外唯一擁有如此多國寶的寺廟,真該謝一聲田中先生了。

遺憾的是,田中角榮終未成行。之后在項目完工后的1975年,日本友好訪華團一行來到國清講寺,成為當時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
田中角榮的訪華,使得中日建立友好關系在外交上實現了正常化,在改善兩國之間的關系上,田中角榮先生功不可沒,成中國人民家喻戶曉的老朋友。
田中京參加天臺山和合文化論壇

11月10日-12日,以“尚和合求大同”為主題的2017天臺山和合文化論壇在天臺山舉行。來自大陸、香港特區和美國、日本、韓國、泰國等國家的近200名專家學者齊聚臺州,共同探討和合文化的內涵與當代價值。
在會上,小編見到了應邀參加論壇研討的田中京先生,日本平和祈念財團董事長,他還是一位音樂評論家。

在論壇上,田中京談了自己的體會并講述了當年父親訪華的故事。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明年是中日締結友好條約40周年。來到天臺宗發祥地非常榮幸,這次來也學習到很多東西,加深了對和合文化的了解。
過去周恩來總理和父親田中角榮多次提到天臺山文化,而日本皇家的宗教就是天臺宗,這就成了我們與天臺隔不斷的緣分。
日本文化在歷史上深受中國影響,中日友好條約的締結,偉大的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和我的父親共同努力終于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父親回來的時候和我講過一個細節,當時在上海的一個飯店,周恩來總理看到一個女服務生在哭,馬上就把自己的手絹拿出來給她,這讓父親從心里覺得中國領導人平易近人。如果每個國家的領導人、政治家都以這樣和合友愛的心去做任何一件事情,世界一定會更加美好。
中日兩國友好是我們共同的使命,明年是父親誕辰一百周年,希望兩國關系能更上一層樓,也希望和合文化論壇將“和合思想”傳遞到全世界,實現全世界和平交流、和平交往。

圓夢!祖孫三代的朝拜祖庭夢
11月11日上午,田中京參加了“和合圣地碑”的揭碑儀式。
帶著祖孫三代的朝拜祖庭夢。 11月12日上午,田中京專程來到國清講寺拜訪。
他說:“父親生前經常提到天臺山文化,提到國清講寺、隋梅。祖母和父親都有一個愿望,就是能到國清講寺來朝拜,但他們都沒能實現。今天我來到這里,既是自己多年來的一個愿望,又實現了上輩人的遺愿。”

田中京激動的說,帶著祖孫三代的夢想,今天終于圓了縱貫三代的朝拜祖庭夢。

“終于見到隋梅了!”來到梅亭,當1400多歲的隋梅出現在眼前時,田中京久久注視著老樹虬枝,非常激動。從父親的口中,他早就“認識”了隋梅,如今自己就站在了隋梅的面前,他一時百感交集。


拜訪了仰慕已久的國清講寺后,田中京說:“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把前輩及我們現在做的這些有益的事情影響我們的下一輩,這是我們共同的使命。”他表示,要將天臺山文化倡導的和合理念傳遞到全世界,促進人類的和平交流、和平交往。
中日一衣帶水,希望中日兩國世代友好。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