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3月1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鄧國芳) “癸丑之三月晦,自寧海出西門。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三十里,至梁隍山。聞此地於菟夾道,月傷數十人,遂止宿……”還記得徐霞客這篇膾炙人口的《游天臺山日記》嗎?
這幾日,全國政協委員、杭州市政協副主席趙光育在小組發言時提出一個建議:讓《游天臺山日記》進中學語文教材,弘揚徐霞客精神,迎接大眾旅游時代。
他說,李克強總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游時代。大眾旅游時代需要普及旅游文化,中學語文教材,是普及旅游文化的有效途徑。《徐霞客游記》是歷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旅游文化作品,《游天臺山日記》則是其開篇之作,也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中國旅游日”就以《游天臺山日記》記載的第一個日子即開篇日5月19日而確定的。因此,讓《游天臺山日記》進中學語文教材,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
徐霞客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旅行家,被尊稱為“游圣”。他經30年考察撰寫而成的60萬字《徐霞客游記》,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中華風景資源的旅游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堪稱“千古奇書”。
在趙光育委員看來,《游天臺山日記》進中學教材,是一件兼具歷史價值、旅游價值、科考價值、教育價值的好事。如今,大眾旅游時代已經到來,更多旅游名篇佳作進教材,能夠提高學生及全民的旅游意識,推動旅游業更好更快發展。
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材選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趙光育委員認為,《游天臺山日記》完全符合上述要求,它能讓學生更加了解那些珍貴的歷史文化,了解祖國的地理環境,記住徐霞客這一歷史人物和《徐霞客游記》這部歷史佳作。
原標題: 履職正當時︱《游天臺山日記》可進中學教材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