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小河頭村整村拆遷現場。毛海挺攝
3月7日,在溫嶺市太平街道小河頭村,多輛挖掘機正一起揮舞機械臂,對一幢幢騰空的房子進行拆除。“終于開始拆了,住新房的日子也快了。”看著自己的房子一點點被瓦解倒下,村民阮梅富不舍的同時,更盼望著村子早日復建,一家人早日搬進新房。
當天,溫嶺市開展“低散危專項整治”集中拆違日行動,小河頭村是此次行動的重點目標。該市出動8輛大型機械,抽調約50名工作人員,集中力量快速推進城中村拆改整治。
2016年初,溫嶺市全面啟動城中村和舊城聯合改造工作,即“城村聯改”,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一舉拿下下路廊區塊3萬多平方米簽約、騰空、拆除;順利完成后應、屏下、小河頭3個城中村1300戶簽約拆除等任務。
“通過城村‘聯改’,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溫嶺市委書記徐仁標介紹,溫嶺市區正沿著五龍山和下保山區塊、環九龍湖區塊、城東高架沿線區塊逐步推進,計劃通過三年時間完成一輪舊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作。
“聯合鐵軍”破難攻堅
去年5月,溫嶺市做出了一個特別的決定,將舊城改造辦與太平街道合并,一支特殊的“聯軍”誕生,城村“雙改”由此變成城村“聯改”。
“我們從體制運行入手,在舊城改造辦公室和街道體制機制并軌的基礎上,改革機關運行模式。”溫嶺市相關負責人說。
機構整合后,舊城改造辦既屬于溫嶺市直屬單位,又受溫嶺市政府委托由太平街道代管;城村“聯改”工作則成為太平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主要職責之一。這是一支由熟悉拆遷政策處理、善做群眾工作、攻堅能力強的精兵強將組建的“鐵軍”。
力量集中了,問題也在第一時間得以解決。去年,溫嶺首次嘗試以出讓建筑方案的形式改造太平街道下路廊區塊;今年2月,該市進一步采取了指標出讓的形式對坊下街長大樓以東區塊進行改造。這些措施,能夠有效節約行政成本,縮短舊城改造的建設周期。
針對一些被列入“三改一拆”范圍的違法建筑,由行政執法、國土、房管、法院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發揮了重要作用。去年以來,該市圍繞城村“聯改”,開展拔釘破難集中行動20次,出動人員3000多人次,有效推動了工作開展。
“聯軍”中,活躍著基層村干部們走街穿巷的身影。去年,太平街道后應村啟動改造,村黨支部書記林春才和幾名村干部一起,逐一走訪村民,做好思想工作,7月份,老林第一個在拆遷協議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在屏下村,黨支部書記陳賢輝帶著村兩委班子“連軸轉”足足4個月,小感冒幾乎釀成了大問題,成功簽約后,他住院兩個星期,才讓身體恢復過來。
一鼓作氣,賽出“聯改”加速度
去年5月份啟動,7個月的時間里,完成后應、屏下和小河頭3個村1300戶的簽約工作,簽約率均達98%以上。最早啟動的后應、屏下兩村,僅用6個月時間就全面完成簽約、騰空、拆除等任務。
當年啟動、當年簽約、當年騰空、當年拆除!
在城村“聯改”工作中,是什么讓溫嶺創下了這樣的“加速度”?
太平街道辦事處主任、市舊城辦主任林憲告訴記者,街道通過掛圖作戰,逐村(塊)逐月列出工作任務表,從房屋評估、安置聯審、集中簽約、土地丈量、騰空拆除、方案擬定、上報審批等環節,做到環環相扣,節奏快、效率高。
“‘七加黑’工作成了常態。”太平街道常務副主任朱文兵說。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成了工作人員的真實寫照。拆遷戶白天上班不在家,工作人員常常夜間入戶,與拆遷戶推心置腹,把形勢講清、把政策講透、把道理講明,幫村民算好賬,全力以赴消除思想顧慮。 (下轉第二版)
溫嶺:城村“聯改”聚勢裂變
(上接第一版)
“這一戶人家,兩個兒子,共有兩間房屋,其中一間違建。”“第101戶,土地證有3本,但房產證僅有一本。”……3月6日,溫嶺市舊城改造辦公室四樓會議室里,工作人員正在交流“東門路B區塊”舊城改造工作。
長達4個多小時的會議里,工作人員對區塊內106戶重點拆遷戶逐一進行分析,將他們歸納為“涉及個人建房報批及房產未登記”“所有權人與土地使用者不一致”等7大類情況,并探討相應的安置辦法。
拆遷工作群眾最怕就是不公開、不透明。為此,該市在房屋評估、安置聯審、面積丈量、騰空驗收、簽約獎勵等各個環節,始終做到陽光透明、合理規范,對一些弄虛作假的堅決不予補償,對界址不清或存在異議的,工作組立即上門重新核查,認真解決拆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確保穩妥有序推進。
兄弟間掛靠析產、瞞報屋界定是拆遷戶思想工作的難中之難。為此,工作人員林正友成了一名“老娘舅”。在1戶6兄弟拆遷戶家中,他反復調解10多次才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針對未簽戶,該市建立“黨員干部”“兩代表一委員”“部門單位”責任包干機制。通過干部集中先簽約、黨員聯系群眾、黨員上門服務等一系列組合拳,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城村“聯改”的先鋒模范作用。
(小標題)繪出一幅城市“裂變”新畫卷
3月5日下午,為期3天的城東街道下岸渚城中村改造掃尾拆遷集中簽約落下帷幕,經過當地街道與城建指揮部、村兩委細致工作,21戶拆遷戶集體簽約。下岸渚村成為該市城村聯改工作中,首個100%完成簽約的“拔釘掃尾”村。
盡管按照政策,簽約率超過95%,即可啟動改造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溫嶺堅持用“完美”來要求自己。在太平街道辦事處,常務副主任朱文兵的手指沿著地圖上的五龍山轉了半個圈,“山腳下仍有部分‘釘子戶’,我們正在努力做好他們的工作。”朱文兵告訴記者,這里的城村聯改已經啟動,但實現百分百簽約,能讓村莊規劃更加漂亮。
“整村拆除復建后,我們可以選擇通天式、小康型或者商品房,新房子住起來會更舒服。村里將配套建設公園,整個村莊硬化、亮化、綠化,環境大大改善。危舊房拆除了,家家戶戶通污水管道、煤氣管道,垃圾減少,也更安全了。”小河頭村村委會委員應正春說。
據了解,在2016年城中村、舊城改造工作積累的經驗和教訓基礎上,溫嶺今年計劃在太平街道、城東街道、城西街道等地開展十個村整村推進,十個村拔釘掃尾工作,以此全面開展城村“聯改”。
在去年完成舊城區下路廊區塊改造基礎上,該市還將繼續積極推進舊城區太平街道東門路A、B、C和坊下街長大樓以東區塊的改造工作。今年計劃完成城中村、舊城改造簽約4000戶,拆除面積80萬平方米。
憑著一股子追求“完美”的精神,一幅城市“裂變”的新畫卷正被繪出。
原標題: 溫嶺:城村『聯改』聚勢裂變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