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2月20日訊(浙江在線見習記者趙靜) 據說,凡書友上網,必上中國書法網,凡上中國書法網的,必知道車帝麟。車帝麟的知名度,是100℃。由中共臺州市委宣傳部、臺州市文廣新局、臺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浙江省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和合臺州——車帝麟書法篆刻回鄉展”將于12月24日下午在臺州市博物館開幕,展覽持續至2017年1月11日。
車帝麟何許人也?
他是一位拼命三郎,一位藝術信徒,一位篆刻狂人,是中國書法界第一網“中國書法網”的靈魂人物,是書法傳播依托網絡時代的藝術界新時期見證人和參與者。1978年5月,車帝麟出生于玉環一個小漁村,先后從師于蔣友聯、朱曉峰、來一石、馬世曉、曹寶麟諸先生,為當代具有廣泛影響的書法家、篆刻家、媒體人。他主持的“車行天下”網絡藝術新聞報道專欄與《美術報》的“微言聳聽”專欄,兩者被稱為藝術界的“新聞聯播”與“焦點訪談”。

長得人高馬大,一副典型的南人北相,投手舉足之間總透露出率性幽默而不失豪俠,這是車帝麟給人的印象。如同他的篆書重機趣、性靈,筆筆寫去,不局促,不矜持,痛快淋漓;同時,筆致多變,新機迭出,使人如在鏡中游,移步換景,新鮮撲面,重拙而不陷于木,妍媚而不落于妖。

“車帝麟的篆刻和篆書、楷書以面貌獨特,被稱為‘帝篆’、‘車體’、‘車家樣’,成為當代書風的引領者,是當代青年書法篆刻家中的實力派代表人物之一。”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謝權熠如此評價。“車體”這種從篆刻的刀法、篆法化生出的筆法和結體,令人耳目一新,而脫胎于印章的篆書風貌,也是前人所未發揚光大的一塊區域。

更可貴的是他筆下的行書與他的篆刻邊款風格統一,無分彼此。“書法和篆刻相輔相成,印從書出,書從印入,刻章要先寫篆字,這是刻好章的基礎。不僅會寫篆字,還得寫出有獨特風格的篆字。”臺州廣電總臺副臺長陳雄說,車帝麟的篆刻從天發碑、秦詔牌等中汲取養分,博采齊白石等先賢風雅,融合貫通而終自成一家,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他的作品既有篆書的沉著痛快,又有篆刻的不同的韻味。

2012年,車帝麟在浙江平湖市陸維釗書畫院舉辦“車帝麟篆書篆刻展”,2014年在浙江海寧市張宗祥書畫院舉辦“潮韻當歌——車帝麟書法篆刻展”……他的書法篆刻作品曾多次在全國各地展覽,這是車帝麟首次回到家鄉展覽。

篆書:高歌海天碧
車帝麟說:“現在號召浙商回歸,我是深圳市臺州商會副會長,有人就說你先回去,讓我打頭陣,讓文化回去。再者,我作為臺州人,有義務和責任用書法篆刻去傳播臺州魅力。名人筆下的臺州,除了杜甫的‘臺州地闊海溟溟,云水長和島嶼青’,李白的‘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臺去’,事實上還有很多。我就去找,去尋章摘句,哪些詩詞適合篆刻,哪些適合書法。一旦確定內容,創作起來是比較快的,花了一個月時間。”
車帝麟創作的書法篆刻作品從臺州歷史、文化、經濟展開,內容以歷代詩人歌詠臺州山水、人文等相關的詩詞賦為藍本,書寫臺州,篆刻臺州,做到集地方文獻與詩詞、書法、篆刻藝術為一體的展覽,突出地域性與唯一性,傳播臺州,推廣臺州。
此次展覽共計書法篆刻作品100件,其中書法作品篆隸楷行草五體皆備,形式有條幅、橫幅、楹聯、中堂、斗方、條屏、扇面等,最大一件作品王詠霓《玉環雜詠》八首寬近8米,高近2.5米,其對各種書體各種形式的把握,隨機而變,恰到妙處;篆刻作品以多字印為主,千變萬化,與篆書融為一體,其中在10x15毫米的印面上刻了“望隨流水遠,高共白云閑。”十個字的朱文作品,有一部分作品以楷書入印,更是標新立異,體現出他對篆刻藝術有著深厚的功力、眼力與想象力。
這是一個游子的思鄉之情,在當下提出“浙商回歸”的現實背景下,文化的回歸和鄉邦文化的喚醒,才是人才回歸、資本回歸的核心所在。這次展覽,通過書法篆刻來傳播和發揚臺州文化,也是一個溝通五湖四海藝術家的交流盛會,凝聚臺州籍人士的一件文化盛事。
和合臺州——車帝麟書法篆刻回鄉展,為臺州文化藝術事業發展歷程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原標題: 厲害了!他用無數“方塊”別樣演繹臺州魅力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