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慧在幼兒園講課
8月的溫嶺,正值酷暑。溫嶠鎮(zhèn)橫路頭村的村道上,黃慧的藏青藍警服已經濕透。為了幫助村民周女士落實戶口,這段時間,她已在這條小路上往返多次。
周女士今年27歲,有兩個孩子,因自己未落實戶口,孩子的就學、家中的醫(yī)療等都成了問題。黃慧是溫嶠派出所戶籍窗口的民警,聞訊后主動上門服務。“解決群眾遇到的困難,是職責所在。”
細心、責任心以及一顆為民服務的赤誠之心,這是很多群眾對黃慧的評價,也是她參加公安工作以來,最好的概括。

黃慧(右二)
主動挑擔,9萬多條數(shù)據無一出錯
2009年,黃慧第一次穿上警服。“小時候特別喜歡警察,一身警服,感覺特帥氣。所以當我穿上警服那一刻,激動得差點落淚。”
懷揣著夢想的黃慧興沖沖跑去單位,現(xiàn)實卻讓她產生了巨大的落差,“一直以為警察就是破案、抓捕罪犯,沒想到我接手的是內勤和戶籍窗口的管理。”但她很快就放下了心理包袱,“同是警察,分工不同而已。”
2010年,黃慧碰上了全國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溫嶠鎮(zhèn)人口情況復雜,人戶分離、外來人口數(shù)量眾多,普查工作任務很重。黃慧骨子里有股不服輸?shù)膭牛彩墙酉铝诉@項枯燥繁瑣的工作,甚至多次召開培訓會議,自編案例和填表說明,確保普查員更透徹了解調查表格的填寫方法。
到了后期,黃慧每天上班一打開電腦,就要面對無數(shù)條數(shù)據,“有一段時間,看著白墻,眼前還會浮現(xiàn)數(shù)字。”饒是如此,她毫無怨言,每天加班加點核對各村上交的數(shù)據信息,逐條采集電話,清理非法辦理的重人虛假戶口,解決應落未落常住人口信息,糾正信息差錯。
當年的普查工作落下帷幕,全鎮(zhèn)9萬多人的數(shù)據輸入、整理、匯總,黃慧無一出錯,也因此獲得了人口普查先進個人榮譽。
多番走訪,責任心感動村民
“沖在前線的理想,還是沒有斷過,可漸漸的,我喜歡上現(xiàn)在的崗位。”這份打心底里的喜歡,也讓黃慧對工作更加上心。
2013年11月,黃慧接到村民趙阿姨的求助,稱家中一對子女,一直沒有落戶口。原來,趙阿姨的這對兒女,都是丈夫去世前在家中出生的,由于無法辦理《出生醫(yī)學證明》,落戶的事一直未能如愿。讓兒女落戶,最關鍵的是要親子鑒定。可趙阿姨思想頗為保守,一直不肯接受鑒定,另外,這鑒定的費用也成難題。
“對她的子女來說,沒有戶口,會碰上許多困難,現(xiàn)在有條件,理應為他們爭取最好的結果。”黃慧多次帶著水果,上門探望趙阿姨。和趙阿姨熟絡后,她緊接著開始了說服工作,并許下了幫其保密的承諾。趙阿姨終于點頭答應了。
在黃慧的溝通聯(lián)系下,市公安局的DNA檢測部門啟動了救助程序,為趙阿姨一家免費檢測。
幾個月后,當趙阿姨從黃慧手中接過戶口簿時,淚水情不自禁灑落,“我是遇到熱心人了,謝謝你幫我圓了這么多年的戶口夢。”
是警察也是媽媽兒子偷藏警服讓她淚奔
很多人都說,當警嫂不容易,其實,當女警更不容易。7個年頭,黃慧始終沒有請過一次年休假,也很少有機會陪伴家人。“心里始終對兒子和丈夫懷有愧疚,可這份愧疚只能深埋心底,因為重新投入工作時,我就是人民警察,必須對得起這身警服。”黃慧說得異常堅決。
記得有一次,黃慧早起準備上班去,可在家中左找右找,就是找不到警服。一問之下,才知是被4歲的兒子藏起來了。原來,兒子以為,只要沒了這身警服,媽媽就可以不用去工作,可以陪在他的身邊了。
忍著心酸,黃慧哄著兒子拿出了警服,“出門的時候,淚如雨下,但對這份選擇,始終無悔。”
“派出所里的小伙伴都喜歡稱她為慧姐,這是最真實的評價,這里面包含了尊重、信任和家人般的親密。”溫嶠派出所教導員吳恩榮表示。
辛勤的汗水過后是收獲。從業(yè)7年以來,黃慧已多次受到市公安局嘉獎,多次榮獲優(yōu)秀公務員、優(yōu)秀黨員的稱號,并始終在群眾的滿意度測評中名列前茅。
原標題: 4歲孩子藏起了媽媽的警服 背后原因讓人流淚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